2021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1. 作品名稱:秋陽
    作品改編來源:
    家構へみな古きかも照り匂ふ秋日のなかにしづけき支那街

    每一間屋子都古意盎然
    香香的秋陽
    映照下
    安靜的漢人街道

    ── 尾崎孝子

    影片:



  2. 作品名稱:合歡樹
    作品改編來源:
    日の暮の雨のはれまやねむの莢のふれあひてなる 音を寂しむ  

    久雨時晴
    日暮
    合歡樹的莢子
    被風吹響
    聲音寂然

    ──山岸百合子

    影片:


  3. 作品名稱:繡眼眼
    作品改編來源:
    わたの花の密吸ふめじろ生き物のおそれあるらし落ちるてはすはず

    繡眼鳥吸著
    木棉花的蜜
    好似有生物疑懼的
    本能,不吸
    落花之蜜
    ──菊地徹郎

    影片:


2020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1. 作品名稱:花之雨
    作品改編來源:
    つつじの花のあひだを降りし雨散り方もやまず降るかも

    雨穿過
    杜鵑花叢落下
    雖然杜鵑花
    依舊花落
    如雨

    ── 平井二郎

    影片:



  2. 作品名稱:紅木棉
    作品改編來源:
    山の根にさく赤木綿おびただしあはれともふ春はかけつつ 

    山腳下
    紅木棉
    花影龐然:
    哀傷之春
    正酣盛

    ──藤澤正俊

    影片:


  3. 作品名稱:晨起
    作品改編來源:
    朝の茶をふふみつつ見るに木の梢の霧のしづくをのむ小鳥あり

    晨起
    飲茶,
    看見一隻
    小鳥在喝
    樹梢上的露滴
    ──菊地徹郎

    影片:


2019 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課程作品

  1. 作品名稱:茉莉花
    作品改編來源:
    まつりかのかをりほのけきあかときの室にめざめて病めるともなし

    拂曉,在茉莉花
    香氣隱約可聞的
    房間醒來,
    就是有病
    也消除了

    ── 平井二郎

    影片:



  2. 作品名稱:香蕉葉的影子
    作品改編來源:
    芭蕉葉のかげあざやかに落ちてをり今宵の月夜地に凍らむか

    香蕉葉的影子
    鮮明地投落地上
    疑似今宵月明
    讓大地如結冰
    ──國枝龍一

    影片:


  3. 作品名稱:晚秋的夜氣
    作品改編來源:
    晩秋の夜気の冷たさクロトンの葉に照る月の光さやけき

    晚秋的夜氣
    冷凝
    照在變葉木
    葉上的月光
    清澈
    ──吉武博子

    影片:


  4. 作品名稱:露水
    作品改編來源:
    樹木の葉に凝る露しげしこの夜ごろ月の清きは冬づきしなり

    樹葉上
    凝露繁多
    月光輕灑

    已有冬意
    ──平井二郎

    影片:




高中女生的旅行



改編出處

劉克襄〈高中女生的旅行〉,出自於 《11元的鐵道旅行》,頁58-65。(台北:遠流,2009)

作者跟妻子從台北到集集旅遊,在火車上遇到一群女高中生,作者想問高中生認不認識他,但沒有人認識,作者雖然失落,但還是繼續他們的話題。接下來透過聊天,得知了作者與女高中生旅遊的差異,接下來作者提到其實集集是中部學生們郊遊旅行的重要路線,也提到了集集線的相關歷史,敘述了集集以前跟現在的差距,也表達了自身的感慨。作者與妻子在水里下車,去到那邊的菜市場,接著來到車埕緊接著來到集集,又再次遇到剛才的那群女高中生,作者提到女高中生為他帶來年輕人的朝氣,接著想到自己同樣也是高一的孩子也該邀約同學,走一趟淡水線了。

拍攝理念

當我們再閱讀11元的鐵道旅行時剛好看到這篇內容是前去集集,剛好我們有很多同學都在小時候去過集集所以有共同的記憶,當我們仔細觀看書本內容時裡面細膩的描寫了作者在車上遇見的女子高中生旅遊的細節,他們前往的路線和作者想得很不一樣,這讓我們的小組員之間開始討論為什麼會有如此差異,在一番的討論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也就是這次的主題--<青春>,那麼青春是甚麼呢? 我們是這樣思考的: 青春沒有規則,人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只是,有人將有,有人曾有,有人正擁有。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在拍攝時想利用作者的主要是點來烘托出作者已經逝去的青春還有年輕人現下擁有的青春,這兩者青春之間除了時間之外本質也有不同的差異,我們首先拍攝作者一個人前往集集的旅途上回憶他的過往來凸顯青春已經逝去和年長者的穩重,當其與女子高中生們相遇之後用交談的方式來對比出現在跟以往的差異,在下車之後人們各奔東西尋找自己所愛所冀望的人情及風景,而後在月台上的再次巧遇來帶出這次拍攝的主軸—青春,利用女子高中生和作者之間對話來用畫面呈現兩人一同旅行遊憩的歡愉,而這就是專屬於她們兩人之間獨有的青春,最後再用作者的感嘆來呼應開頭作者的青春已經逝去來進行收尾。

周末順著同學的邀特地去了台中圖書館一趟,由於我們選用了集集的材料來拍攝,這次也挑選了幾本關於集集的相關書籍,依圖書館的分類我大致抓了九二一大地震後的災情與影響跟政府在地震後吸引各界人潮回流的相關書籍各一冊來看,分別是《震殤》與《文學記遊》
選這本書是因為封面與內容較不同於它書,外面是全黑的書衣搭配幾張災情照,很容易使人陷入書中的嚴肅氣氛,書中用滿版的照片與簡單卻又乾脆俐落的文筆,處處撼動人心 (沒有棺木,沒有冰櫃,災民只能為死去的家人蓋上被單,免於曝屍荒地。好不容易運來冰塊,赤手就搬,為死者爭取最後一分尊嚴。引自書中197頁第1段),看著淚水已充滿眼眶,趕緊將書本闔上;最辛苦的自然是第一線的國軍與護士,國軍在不確定親人是否平安下,只能接受任務,挖著別人家屬的屍體對心理可說是無限大的壓力。而護士面對家屬再三的請求,卻只能無奈的宣布結果,對雙方都是承重的負擔。

文學遊記相較下就輕鬆許多,分為五本,介紹南投各鄉較為知名景點,有趣的是,一到四本每個鄉鎮市都一樣,但都是不同景點,例:集集攔河堰遊記與明新書院遊記,下本則是獅頭山天步道與添興窯藝村。也有與本次相關的集集火車站與綠色隧道,作者用第一人稱敘說這些景點,回憶與現實交錯使讀者進入情境。第五本則不單單介紹旅遊景點,名產小吃,還透過採訪縣內的藝文人士,讓讀者更深入南投,看看不一樣的南投風情。

參考資料

我們參考【11元的鐵道旅行中】,作者在集集鎮旅遊的部分來做這個影片的背景,因為我們的主題是【青春】,藉由女高中生的年輕氣息帶入我們故事的主題,接著再用作者的視角看整個集集的今昔狀況,運用著作者回憶裡的集集對比女高中生口裡敘述的現代集集,達成以古趁今反襯出高中生青春氣息,故事內容也有提到高中生騎腳踏車到綠色隧道遊玩,我們的影片內容也有租協力車在綠色隧道附近騎乘,和書本不同的是,集集火車站的鐵道已經有了限制,我們當時在月台上拍攝影片時,被車站裡的阿姨要求要盡快離開,不能像故事一樣站在鐵道上拍照,且也沒有像書本一樣有大量的攤販供我們選擇。
我們選擇遊歷的地點是從網路上找到相對近的地點景觀的古照片,再親自到當地取現代的景色,搭配租車店給我們的當地地圖,自行騎協力車前往,而旁白部分則是上網查閱有關集集車站的特色,融合當下的感想,集結而成。

反思與感想

曾玟綺
我們的報告其實做的很趕,是到發表前一天才去集集,因為原本要去的那天下大雨所以延期,在大家當忙著讀期末,趕著打報告時,真的很謝謝組員願意花時間幫我們剪片,原本以為是指是枯燥的去拍影片做作業,但真的抵達當地時,才發現其實跟不同的人出門可以有不同的感覺,雖然只是組員但一起出遊還是感覺很放鬆很好玩,我們有認真的玩樂也有認真的拍片,這次的旅行真的很值得,謝謝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

鄭雅珊
在一開始選文本的時候,很多篇被否決掉了,最後選定了離台中相對較近的集集。選定文本後,在主題上我們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這個主題。緊接著,另一個問題又冒出來,我們很難喬出共同有空的時間,等好不容易喬好時間,結果到了約定的時間,天公伯不給面子下雨了,只得改時間。歷經千辛萬苦,還好完成了這部影片,很感謝我的組員一切的包容和幫助。

李昆錡
這一次的通識課程拍攝旅途異常的艱辛,因為大家期末的時間都十分的繁忙所以拍攝時段很難調整,在終於確定好時間後非常不湊巧的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無奈之下只能夠延期,這就造就了在拍攝完隔天就必須把影片粗略剪出的窘境,但旅途本身是好玩的,我沒想到現在集集的人潮竟然還是那麼多,這次旅途中最令我映象深刻的是—踩協力車真的很累。

鍾項皓
人在完成某些困難的事情或難關後,會有種豁然的感覺,現在的心情就類似如此,由於本身是喜歡旅遊到處跑的,自然不會後悔選了這堂課,期末能跟從原來不熟,到現今已成為戰友,這種經驗也是難得的,最後,套用一下我蠻喜歡的廣告台詞(去吹,沒吹過的風,去踏,沒踩過的水,去見,沒看過的風景,去體驗,去經歷 CR-V)。

工作分配

曾玟綺(飾演女高中生、統整資料)
鄭雅珊(飾演女高中生)
李昆錡(拍攝、剪輯影片)
鍾項皓(飾演作者)




遇見高美濕地:走過迷惘,收穫曠蕩



改編出處

賴鈺婷〈台中.清水-高美濕地浪行〉, 出自於《小地方:一個人流浪,不必到遠方》,頁 121~128。(台北市:有鹿文化,2012)

這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但作者卻不是以一般旅行書的方式來介紹這些地方。與其說是旅行遊記,不如說他是一本作者藉由休閒的時光,依照心情的節氣單純出去走走並尋找自我本身的旅行書。

人生於天地之間,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歲月,生命對於我們是什麼,生活對於我們是什麼?就算是平凡的生活,多少也會對周遭的事物有些許情感,並與自身經歷相連結。

而作者便是想透過這種方式找尋自我,所以拋棄了台北 明星學校的教職工作,回到故鄉花了兩年的時間,依照24節氣,走了趟她心中台灣想去的地方,一些羈絆他內心最 深的地方。

當作者回想起這些地方,已經逝去的親人,自己與這些人的種種過往,想去挽救的時候,一切卻已為時已晚。那人已不在了。他們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了。去到一個自己未曾熟識的地方...。

作者用特別的方式,引導我們進入台灣的深山美景,特色的彩繪小村。透過作者的心情,我們可以體驗一場又一場不同的旅行,讓這謝散落在台灣各地的故事,在心裡湧起一圈圈的漣漪。

拍攝理念

整個影片想要呈現出作者這半年來的煩悶,對於現況的迷惘而不知如何能轉換心情而來到高美濕地。以讀者的視角來拍攝,跟隨作者感受心境的變化。

一開始女主角搭著往清水的公車看向窗外若有所思的整理這段時間的思緒,接著場景快速轉換來到了高美濕地的堤防,女主角緩緩行在堤坊上時想起和學長互通來信的日子因而帶到在通識課時她和學長之間的故事。

學長的一席話使之間的聯繫意外中斷,但學長仍是生命重要的過客,是她帶領失去方向的自己前來高美濕地。

拉回現實中的高美濕地,鏡頭跟隨女主角的腳步一步步 走入濕地。從背影到側臉再到正面的感受女主角在溼地上接近大海的寬闊視野,對心中套住的煩悶因飛鳥的來去,黃昏的美好晚霞逐漸釋放,臉上的憂愁感消失取而代之的一抹淡淡的微笑,為這趟旅程劃下一個逗號,因為人生的旅程才正要開始。

文本分析

因為學生時期和學長的交集讓最近一直處在夢遊魂不守舍的作者踏上了前往高美溼地的旅程,從木棧道的起點走到終點,視野逐漸遼闊而壯麗,沿途小孩和大人一起享受濕地的樂趣與高美濕地一覽無遺的景色。
作者了解到雖然和學長不在互通訊息聯絡,也許慢慢彼此淡忘,但過去存在的友誼交集是真實的如現在看到的美景一樣,有些人會從你身邊離開,環境也會隨著時間遷移變化,可是記憶卻會留著,那些美好的事物都會存在在腦海很久很久,紀錄下走過的痕跡並不是消逝的。
親自走訪高美濕地,果然如書中所說充滿居家歡樂的氣息,無論是幼童或是情侶和家人,看著銀白風車轉動,看著溼地上小螃蟹、彈塗魚的豐富生態,看著水鳥在晚霞下自由飛翔於天際,著實會對這幅美景所吸引,讓心中的煩擾俗塵遠去。
或許每個人生活擔憂和困擾的事情不同,學生有考試壓力,父母親有養兒育女的負擔,但在此刻都會被溼地的美好所淨化,並不是去逃避那些問題,而是給予心態上的轉變,正面的力量讓我們能夠得到一些快樂,在日落的夕陽餘韻,我對高美流連忘返,不知下次再見面時又成長了多少呢。

影片簡介

作者因煩心迷惘而在午後搭公車來到高美,走在堤防的路上,想起學長在清水任教並在大學時期互相通信一段時日,最後卻在無意間中斷。

而最後一封信讓作者回憶起大學時的畫面,在夕陽的餘韻下,潮水的來去訴說著作者內心的起伏,這段期間一直處在一個夢遊的狀態,緩緩走入溼地裡,作者走在黃昏映照的溼地下看著水鳥和眼前遼闊的風景,心中的枷鎖逐漸打開,讓他了解生命中總是會有來來去去的過客,他們可能像飛鳥般停在你的青春又飛而遠去,但濕地還是有自己的潮汐,日出日落歲月不曾停下,只要記住此刻的風景是真實的就夠了,它會永遠存在於記憶裡。

參考資料

其實我們為了完成構思中影片所需要呈現出來的畫面感,大家討論出必須要有的元素就是夕陽以及公車,也因為大家起初還不確定交通方式有可能會一起搭車,所以我們一開始就上了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的網站尋找公車的通行時間。

然後夕陽的部分我們也有去 Google 高美濕地日落的時間,用於設計規劃我們組去拍攝這隻影片的各個時間流程(抵達→找公車→吃東西→拍攝影片所需畫面→夕陽)。

有一點較為特別的是,我們本來苦惱於如何表現作者最後心境上轉為豁達的改變,結果我們在交通部觀光局的網站看到地景介紹有一張海鳥飛翔的照片,我們就覺得這個畫面非常適合用於凸顯作者的灑脫,搭配組員精湛且流暢的運鏡,使得拍攝出來的質感表現的非常有層次。

反思與心得

葉丞彧:從課程開始時,班上的人數和期末時的人數有很大的落差,可能是很多人認為課程的內容與一開始所想的有所差異,亦或者是其他原因,許多的組別被迫拆開或重組,但是相當幸運的,我們這組並沒有遭受到這種命運,從開始到結束,至始至終都是相同的五個人,也因此在期末作業的處理上也相當順利,作業的完成便要歸功於其他組員的努力,才能擁有這樣的成果。

羅玉婷:拍攝和旅行、文學有關的影片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們小組在一開始的選文本上很順利,但是通過文本確定影片的主題卻有一些分歧。後期的拍攝是在高美濕地,我們拍到了美麗的夕陽,但是水鳥卻沒拍到多少。這也告訴我們,拍攝的過程總會跟我們的計劃有一些出入。後期的製作也很順利。小組的成員大家一起構思,一起拍攝,一起製作,是一段非常難忘而寶貴的經歷。

張芳榕:這次拍攝的經驗很特別,雖然過程遇到很多狀況,可是最後仍然迎刃而解,這讓我相當感動。和組員一起計畫、前往場地......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過程都覺得很值得回憶,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合作。

沈伯懷:因為這堂通識課,大學 4 年第一次去高美濕地,與想像中略有些差異,但不變的是那遼闊的海景與零星的飛鳥在黃昏下顯得耀眼而動人,能釋放內心的壓力如書中作者豁然的轉變一樣,很感謝組員們一起完成這次的作業收穫良多,來日再會。

王廷宇:一開始加修這堂課考量到時間因素本來有考慮是否停修,到最後還是留下,我個人有時候會提早去上班對組員比較抱歉,但大家還是非常互相幫忙的完成作業,這門課能這麼順利他們真的幫忙了很多。最後的影片拍攝讓我去了很久沒去的高美,也很感謝大家為了呈現好的畫面付出心力,是個有美好回憶的通識課。

工作內容分配

葉丞彧:提供許多想法並彙整
羅玉婷:負責文案構想
張芳榕:提供許多想法並彙整
沈伯懷:負責文案構想
王廷宇:統整及編輯文案

城武的鐵道之旅



改編出處

劉克襄〈山線和海線交會的地方〉,出自於《安靜的遊蕩-劉克襄旅記》,頁42-46。(皇冠,2001)

這篇文章中記述作者開車從苗栗火車站出發沿途經過豐富車站、大山車站、談文車站、崎頂車站、香山車站以及新竹車站這幾個站,沿途每經過一個車站的時候,作者便會下車,將所見到的人事物用圖片、文字等等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文章中寫到作者在抵達苗栗車站時,發現車站旁邊有鐵道博物館,作者便拍下了一張當時在博物館前面玩耍的小孩的照片,照片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當時博物館跟火車站的樣貌,只是現在的火車站已經改建過,跟現在的樣子不太一樣。接著作者經過了各個車站,作者也簡單介紹了各個車站,例如:荒無人跡的豐富車站、樸實的大山、海岸林圍繞的崎頂車站等等,作者在文章中的最後也希望大家在看了他的文章之後,能夠依照自己的喜好來安排鐵道之旅

改編橋段

作者在原文當中提到了苗栗車站、竹南站、香山站、大山站、談文站、崎頂站等等地的火車站,由於作者是開車去參觀的緣故,所以時間上比較自由,比較有時間 在多個火車站之間遊覽。因為我們是搭火車前往,時間上必須搭配台鐵的時刻表,比較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參觀這麼多站因此我們挑出了文本中的比較有復古風的崎頂、大山、談文這三個車站,並且以城武的鐵道之旅為題來拍攝影片。

拍攝理念

會想要用鐵道之旅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組員之中有人高中的時候就是搭火車上下課,因此那位同學對火車非常喜愛,那位同學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便極力推薦各位組員應該來一趟西部海岸線的火車懷舊之旅,此外,大家對於鐵道跟日式建築的文化也感到十分好奇,所以最後組員們才一致通過以西部海岸線的鐵道懷舊之旅為題來拍攝影片。
會想利用這些橋段來呈現是因為作者在文本中是自己一個人出門去火,所以我們影片所中設定的主角也只有一個人,在影片中主要呈現的都是主角一個人獨自在月台上或是鄉間小路上漫步營造出一種淒涼卻又不失獨自旅行的幸福感,再加上主角時不時望向遠方或是從火車窗戶往外看的鏡頭,感覺好像在思考些什麼,又更加深了影片對於觀眾的吸引力,帶給觀眾一種也想要親自去造訪這些火車站的感覺。

文本分析

作者在文章當中寫到,他開著車一路從苗栗,沿途經過香山、竹南等等的車站,最後再回到新竹車站的過程,而我們在這篇文章當中選擇了崎頂車站、談文車站、大山車站這三個車站來走訪。我們會選擇這三個車站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車站在當時其實都還保留著日式的建築,給人一種想要親身見識一下日治時期懷舊建築的想法,再加上我們大部分的組員對於鐵道都很陌生,所以才想拍攝鐵道鐵道之旅,也把我們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只不過我們在挑選要拍哪些車站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文章中所提到的大部分車站現今都已經改建成過了,並沒有將日治時代的建築保留下來,所以到最後我們會選擇崎頂、談文、大山這三個車站是因為崎頂車站雖然不是真正海線跟山線交會的車站,真正山線跟海線交會的車站是竹南才對,但是崎頂車站只在竹南北方一站而已,離真正意義上的山線跟海線交會的車站並沒有很遠,再加上崎頂車站保留住比較多當初建造車站時的建物,風格跟另外兩個車站比較契合,因此我們才選擇崎頂車站做拍攝。

參考資料

1.臺鐵2019.12.21火車時刻表,火車時刻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下一班火車是什麼時候,這樣子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在每個車站間所能夠停留、拍攝的時間長短,還能夠知道何時會有火車經過車站,有可能有鏡頭需要拍攝火車經過車站的畫面,如果事先有火車時刻表也比較能預判何時要架好相機開始拍攝。

2.Google Earth,這個軟體能夠幫助到我們是因為有文章中提到的許多火車站有可能改建過,因此我們在挑選要拍攝哪些火車站的時候,就必須要先藉由Google Earth的幫助,先了解一下現在各個火車站周邊的景色是否還是作者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樣,還是有再改建、翻新過,如果現在火車站周遭的景色已經跟文章中所提到的不一樣時,那我們勢必無法選擇已經改變樣貌的火車站,因此,我們認為Google Earth這個軟體也幫了我們不少忙。

反思與心得

羅偉源 旅行文學就如同字面上般有旅行這項元素在,這項作業我們在體驗旅行文學的精華,最讓我驚豔的是原來臺灣還有老到可以當我阿祖等級的車站,而這些車站就跟書上一樣各自展現不同的人文風味。也很感謝組員間的互相配合,大家都對這份作業付出很大的心力

姚利芸 這次拍攝地點剛好是在竹南附近,也是我的家鄉,以前常常搭火車通勤的我,很少去仔細觀察周圍的小站,經過的時候也只是覺得很舊很破很少人。但是藉著這次機會,讓我靜下心來好好的觀察、了解,看到這裡有著別於大站的繁華、熱鬧,有著一種冷清但是歷經歲月的包容感。

陳柏凱 製作這次的期末作業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的收穫最大的就是學會如何分析一個作者的文本,不論是分析文章內容中所提到的人、事、時、地、物,或是分析作者當下的心境等等,藉由這些分析的方法讓我也將作者寫作的方法學了起來。

葉孟涵 這次去了很多不曾聽過的火車站,覺得很新奇,尤其是在崎頂車站拍了類似日本電影「你的名字」的劇照讓我很滿足。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我主要是負責找音樂,要在免費授權的音樂中找到符合我們主題的音樂其實並不簡單,在這過程中也認識更多免費授權音樂的網站。

吳岱霓 我們改編的文章是有關於鐵道旅行,而且拍攝地點是幾個海線小站,作為一個海線人,每次從台中市區回老家,就能明顯感受到過了成功站之後城鄉之間或者說海線與其他鐵路線的不同,雖然我好像也只搭過成追線跟海線還有北迴線就是了。難得有機會藉由改編文本到其他海線小站看看,我卻不小心睡過頭了,真的是很難過,不過旅行從來不嫌晚,也許有朝一日還有機會踏上自己的鐵道之旅。

工作內容分配

羅偉源 影片主角
陳柏凱 影片路人 紙本報告編寫、彙整
姚利芸 影片剪輯 構思分鏡圖
葉孟涵 影片路人 尋找影片背景音樂
吳岱妮 旁白

高美濕地



改編作品

白靈〈高美濕地〉,出自於《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出版社:遠景,出版日期:2016/11/25。

由南湖大山被大甲溪搬運而來的肥沃泥沙在出海口堆積成了高美濕地,孕育了各式各樣的生物,而雲林莞草、黑嘴鷗、埃及聖䴉、大安水蓑衣是在溼地上生活的保育類動植物。濕地又被稱為地球腎臟,因為可以抵禦洪水、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降解污染物、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就如同人體中腎臟的功能一樣。功能正常的溼地上有著豐富的生物存在,作者還看到彈塗魚,哨兵蟹,和尚蟹,招潮蟹,作者白靈是理科出身,創作特點是注重文明的反思、社會的批判,意象的精準展現是白靈詩作的特色。
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靈,可以隨意的支配其他生命,因為私慾而造成的汙染,甚至造成許多生物瀕臨絕種。然而事實上,我們微不足道。

拍攝理念

選擇這個作品是因為我們當初在尋找文本的時候想找一個離台中近的地方,但市區的部分找不到合適的,最後在偶然間看到了這首詩 抱持著想去濕地遊玩放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的心情選了這首詩。畫面的呈現是為了想讓人切身處地的化身為作者當時的感受,所以選擇用盡可能同步的方式呈現,但因為天氣因素不得不改變作法。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他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其獨特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善的動植物群落,因此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多種功能,在抵禦洪水、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降解污染物、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想到作者是理科出身,而且他寫的詩也都帶有著邏輯與討論,所以我們的影片變成有種生物介紹及濕地介紹的方式,並配合上當時直接看到的垃圾和河口污染告訴各位,不要以為你只是隨手丟一個小垃圾,因為這種心態,我們的濕地與環境逐漸病入膏肓。我們以為這只是一首簡單的詩,但卻涵蓋著很多值得反思的議題。我們想呈現的畫面是高美濕地的生態以及生態破壞的危機,可惜雨天木棧道也不開放,我們所能拍的生物不多,也礙於雨天的影響是我們想呈現的畫面不如預期,我們儘可能排出高美濕地的全景和能看到的風車和垃圾污染,選擇用圖片和聲音去介紹我們所想表達的內容。

文本分析

高美濕地位於臺中市清水區大甲溪出海口,面積大約三百多公頃,由於鹽度與水位的變化創造出多變的棲地環境,因而此地擁有相當豐富的自然生態,像是即將瀕臨絕種的雲林莞草、黑面琵鷺或唐白鷺等保育類皆可在此見其蹤跡,高美濕地也是賞鳥人士的朝聖地,近來更是臺中著名的觀光景點。在印象中,我們在課本中認識濕地這個地形,他在歷史課本中是橫渡黑水溝的漢人們最後要過的一道關卡,在生物課本中是富含鹽分與營養的一片肥沃之地,但我們對濕地的認知也僅只限於課本了。這次選擇的主題讓我們近距離的接觸到濕地,並且有興趣去了解關於濕地的知識與特色。在拍攝時,我們看到了濕地自然風景中的水鳥飛快的在泥沙上飛奔,也看到了水泥做的人造出水口排出了帶有塑膠垃圾的汙水,這樣大的反差讓我們感到震撼。看著遠方因為天候不佳而沒有開放的木棧道,縮的小小的幾乎和天際線融為一體,不由得靜默無聲,人類應該對大自然有著最根本的敬畏之心,不能因為私慾而去破壞環境,畢竟一飲一啄,最後總會報應在自己身上。

參考資料

https://kknews.cc/travel/nq5g24q.html:這是文本重點之一,點出濕地對於台灣環境的重要地位,讓我們著重拍攝高美濕地有關汙染的部分。

反思與心得

吳綾軒:拍攝當天全組只有一把小傘,我們是淋著雨衝進高美濕地遊客中心的,真的很克難。因為全身幾乎都失掉了所以我在拍攝時只記得很冷,全身發抖根本不能拿相機拍人不然手很抖影片質量就會不好。很榮幸成為這次作業的組長,雖然我感覺大家都很優秀我這組長是掛名的。

何雁如:這次的旅行文學影片製作讓我瞭解到拍攝影片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全方面的條件:良好的天氣、設備、構思完善的畫面還有台詞腳本,這次選的文本非常的有詩意~在呈現上真的十分困難搭配上雨天讓我們在後續處理很辛苦但也收穫滿滿~

司莉君:這次的作業遇上了雨天,作品也沒有預期的漂亮, 不過我學到了要提早拍片才不會這麼趕,也學到了如何從作者的角度看風景,再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團隊合作,在跟組員相處的過程中,如何進退,以及編排工作,我們這次的影片或許不是這麼好,但在雨天也沒有其他時間能拍的情況下,我們也努力做到了

工作內容分配

吳綾軒:腳本,音樂,剪片
何雁如:拍攝,配音,剪片
司莉君:配音,剪片
邱怡瑄(旁聽生):拍攝,剪片






鐵道上的寂靜光陰



改編出處


賴鈺婷 <軌道上的寂寞>,出自於《小地方》,頁185-192。地點:台中・后里

作者賴鈺婷為台中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著有《青少年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親情之旅》、《玻璃瓶裡的夏天》、《彼岸花》、《小地方:一個人流浪,不必到遠方》及《遠走的想像》等書籍作品,其作品多描繪在台灣各地旅行時的心情體悟,獨特的作品書寫方式使其作品屢屢獲獎。此次<軌道上的寂寞>這篇文章描述的是作者獨自乘坐火車前往泰安村旅行時的情感抒發,藉由泰安新舊火車站的對比差異,感嘆歲月時光的流逝,並以輕鬆的步調行走在泰安村中,使讀者能與作者一同體會泰安這個小村落的幽靜,亦體現了作者「一個人流浪,不必到遠方」的心路歷程。

改編橋段


在泰安新站看火車呼嘯而過的片段,原本應該要是坐在候車亭看自強號,但我們到了現場才發現候車亭的位置其實離月台邊有點距離,坐在候車亭就會離火車很遠,而且我們好錯過自強號經過的時間,所以最後變成靠在屏攔旁看著區間車進站
文本中,舊站裡靜止的時中視停在五點五十三分,但我們只找到了停在九點四十三分的時鐘

拍攝理念


我們這組此次所選擇的文本為賴鈺婷作家所寫的<軌道上的寂寞>,從文本的內容來看,作者所呈現的泰安村的寂靜感並非因為作者自身心情不佳而導致,而是因為在這個小車站鮮少有熙來攘往的遊客駐足而產生的幽靜之感,因此我們便希望能將泰安村的寂靜感拍攝出來。文本的一開始,作者點出了他喜歡乘坐火車旅遊的原因,因此我們安排了最一開始主角乘坐著火車並欣賞著車窗外風景的畫面,搭配描述「喜歡乘坐火車旅遊的原因」的旁白,直接點明我們「一個人旅行」的主題,並以一個回頭及火車到站時站名閃爍的畫面,吸引觀眾的注意,使觀眾清楚的知道我們所前往的地方是「泰安火車站」。下車後,以環視車站周圍風景及觀望火車呼嘯而過的畫面,襯托出泰安車站的清靜。接著,我們跟著文本來到了魅力商圈,在這個段落若是以一個人逛完商圈的畫面來呈現可能會使影片太過於單調無聊,因此我們以數張照片做成動畫的方式呈現來豐富畫面感,以商圈的名稱「魅力」與商店幾乎沒有營業且鮮少有人探訪的實況形成對比,帶給大家強烈的衝擊。來到泰安舊站後,以靜止的時鐘、日期不符的日曆、陳舊的火車頭、缺蝕腐朽的鐵道、拆除的電纜等的數段影片及照片來顯現在這個舊站裡彷彿靜止流動的時光。最後在走鐵軌時抒發心情,並以望向空蕩蕩的天空做結尾,再次顯現出泰安村的寂靜。

文本分析


作者一開始利用火車相關的各個方面寫出作者眼中的火車是如何帶著她穿梭光陰,火車不只是交通工具,連結山、海,繁華、僻遠,旅人。第一段利用一句”我偏愛小站月台、彷若篩漏日影的寂靜光陰。”帶出主題泰安車站。利用一些對比,用新穎的寂靜,形容泰安新站,更把身邊的景物拿來跟小鎮的氛圍連結再一起,透過靜止的時鐘,說小鎮的慢節奏。隨著作者從新站前往舊站的腳步,作者用鐵道歷史的轉變,對比村落。百年的車站鐵道,對這個村落彷彿沒有影響,依然保留著純樸的鄉間氣息。接下來的魅力商圈,也是我們感觸最深的地方。雖是魅力商圈,但周圍卻是和魅力兩個字毫無掛鉤的事物、作者說”那不是極度繁盛後,老舊衰敗的落拓,而是一貫冷色調,熱絡不來的模樣。”最後來到車站,作者用文字對周遭事物的敘述,帶著讀者感受那邊的寂靜感。運用對比法,”沒有列車的軌道”等等的文字和周遭一些與歷史相關的物品,像是鐵柱上的總督府記號、1935年的車站月台。最後隨著作者走在鐵道上和周圍的長草亂石,帶回全文強調的寂靜感。

參考資料


作者: 也許這跟她擔任教職有關,畢竟在書寫的身分之外,更多時候,她必須面對許許多多或乖巧或頑強的青春學子。也許,跟她近年來接連遭逢父母離世的遺憾有關,如果說人總是等到失去些什麼,才會醒覺想要尋回些什麼──這似乎正是賴鈺婷決定離開生活十年有餘的台北、返回家鄉台中的原因;也成了她花上兩年多,四處遊走台灣各地小鄉小鎮,寫就《小地方》一書的緣由。透過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寫這本書的動機、心境。

地點:泰安車站、鐵道文化園區、魅力車站
於后里的舊泰安出站,在停駛後,臺中市政府將這裡定為縣定古蹟,並做為鐵道文化園區,在停駛後,反而多了人潮,成了新的旅遊景點;月台上二棚的柱子皆用二十世紀初期出產的鐵軌製成舊山線的廢除舊泰安車站轉型成觀光用,台鐵新山 線的泰安車站也就取代了舊山線的泰安車站,泰安新站離舊站約1公里,車站大門就在鐵路高架橋的下面。了解文章裡地點的相對位置、網上的照片幫我們提前取景,可以利用在那些分鏡畫面,也了解當地的特色文化。

反思與心得


晟峰:文學相關作品一直是我比較少接觸的領域,這次的課程就成了我接觸他的推力。我很喜歡這樣接觸文學的方式,更實際的了解作者的心境與寫作環境。雖然花了不少時間,但是還是很開心能夠有這樣的一部影片成果。

舒婷:期末作業製作過程是一整學期學習內容的實踐,但我們這組從一開始文本選擇時就遇到困難,後續的作業過程不論是文本分析、訂出主題、外出取材……等等也是頻頻碰壁,但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但是」!我們最終還是成功生出作品,如果能得到老師的肯定的話那就不白費最近付出的心力與時間(死而無憾了)。
註:要同時達到:不能和歷屆學生重複文本、目的地交通方便、內容符合老師規定,簡直是太困難了,至少被駁回了五篇文本才勉強做出決定……。

懿庭:這次的影片作業對我們這組來說算是一大挑戰,我們只有三個人,相較於其他組別,我們這組稍微有點人力不足,且在剛開始的階段,我們有空閒的時間又搭不上,好不容易喬定的時間又遇上大雨,只好臨時改期。好在拍攝的時候沒有下雨,雖然天色有些霧濛濛,稱不上是好天氣,但剛好跟我們想呈現的主題很搭,實在是很幸運。在這項作業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最終都被我們排除了!特別感謝另外兩位組員,讓我們完成了這項極具挑戰性的作業。

工作內容分配


晟峰:文本分析、攝影、資料搜集及整理
舒婷:攝影、旁白、影片剪輯、橋段改編
懿庭:影片主角、腳本設計、橋段改編

歷史痕跡下的傳統



改編出處


王灝〈打鐵街〉,出自於《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頁281-284。(台北:聯合文學,2008)

打鐵街位於南興街末段,緊鄰媽祖廟。四面環山的埔里附近有許多林場,因為伐木工 具的需要,遂產生打鐵舖的聚集,但鐵鋪不全然是伐木工具,應付農耕需求也打造農 具。打鐵店由於燒鐵燃煤的緣故,內部東西都是烏黑的色澤,擺設十分簡略,還好有 火爐的火焰,讓烏黑的店舖擁有一絲光亮。打鐵的過程非常繁複,沒有經過千錘百鍊 是無法造出良好鐵具的,不厭其煩而求全的態度正是鐵匠匠心的表現。隨著時代變遷 ,打鐵行業逐漸沒落,僅剩的六、七家鐵鋪依然循過去模式製作鐵器,從天工開物錘 鉦圖可以看到,兩個歲月時段裡,許多打鐵模式依然相似,打鐵不再單單是民間生活 的態貌,已變成是生活紀錄或歷史痕跡的寫實了。

改編橋段


就文本來看,作者寫作的方向大多以敘事為主,情緒的層面並不是很多,這點帶給我 們很大的操作空間;再來,「打鐵」這個主題在網路上有人做過,那是以體驗和教育 層面居多的影片;但是我們希望帶給大家的是除了還原打鐵街的場景和打鐵歷史的脈 絡之外,我們更想要將「打鐵」塑造成很酷的事,這點我們在剪輯上下了不少苦功, 希望大家能欣賞這部影片。

拍攝理念


在小組討論中,考慮到原先文本中作者是以當地居民的身份描述打鐵街,雖然絕大部 分比較描寫的是打鐵街的形成、打鐵的過程,但隱隱約約能感受到有種對打鐵這一行 有著些許自豪和敬佩,這是種對家鄉傳統行業的驕傲,是我們全組員接不是本地人所 不能完整呈現的,更何況文中時間和我們拍攝時間有很大落差,所以我們改以旅人的 視角去拍攝,描述旅人抵達此地後,從當地馬祖廟出發,沿著南興街,無意間走到一 間打鐵鋪,看到正在進行打鐵作業的老師傅,在欣賞師傅的打鐵過程中,配合文本中 對打鐵的描述做對比,可以看出文化的傳承,拍攝下來的一件件有新有舊的成品中,
皆是在這反反覆覆的打鐵過程中而來,更能感受打鐵成器的不易,在加上一段舒服特 別邀請我們體驗打鐵的橋段。

文本分析


從文本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與其是在介紹南興街這條打鐵街,到不如說是在懷念打鐵 街的往日繁華,親眼見證一個產業的興起、繁盛最後直至沒落,任誰都會有一絲感傷 ,因此作者運用文字,將他對打鐵街的感情、對它的思念,永遠的紀錄在文本中,只 希望未來當人們翻起書時,能夠也不忘記這條打鐵街的種種。其實貫穿全文的一個重 點就是「傳統」,現今並不是完全沒有打鐵這個產業,只是很多都已變成全面機械自 動化,畢竟第一、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第二、增加打鐵的速度,以及精確度,第 三、機械的費用比請一個工人便宜,甚至不用花時間訓練,所以到了2020的現在,南 興街大概只剩零星的四、五家打鐵舖還仍在營業,工作內容也從原先的打鐵、冶煉鐵 器,變成幫當地附近的居民維修鐵器,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時代轉變,總會有新的產 業出現,也代表著很多產業會走入歷史,我覺得我們在對未來抱持著憧憬的同時,是 不是也可以在有時候為了即將消失的傳統,駐足停留一下!

參考資料


我們用網路看很多人去玩埔里打鐵街的遊記,知道了當地的店家是可以讓人拍攝參觀 的,減少我們對旅行當天無法拍攝鐵鋪畫面的擔心。從別人的遊記中的介紹,讓我們 獲得文本中所沒有提及的資訊,增加我們對打鐵街的認識,打鐵街原本不是在南興街 ,是日治時期被集中到當時人口較少的南興街一帶,一來管理方便,二來是打鐵的聲 響就不會再影響到其他住戶。因為拍攝上的需求,我們是自己騎機車到埔里,雖然有 一個組員曾騎自行車從日月潭到草屯,但因為騎行方向不一樣,保險起見,我們還是 決定透過Google map進行打鐵街的位置確認以及從台中到埔里的路線規劃,讓這一趟 旅行的路途都十分安全,順利地抵達目的地。討論腳本時,我們也是先透過街景模式 了解當地的環境,看到僅剩的打鐵舖是一棟一棟相互並排在一塊,讓打鐵街很多鐵鋪 的感覺很好拍攝呈現,讓想腳本時不會毫無頭緒,能依循一個脈絡進行分鏡。

反思與心得


蕭佑任: 拍攝時要拍照也要多錄影,組員間更要多多確認拍攝內容,看看素材有沒有問題,避 免發生照片拍很多,但影片素材不太夠,讓剪輯師面臨巧婦無米炊的窘境。這份作業 如老師所說,很困難但也很有成就感,謝謝組員們的合作。

楊文岳: 打鐵可能很稀鬆平常,像是日常的一部份;但請試著想想,你上次看到打鐵舖是什麼 時候?還是你不曾見過打鐵舖?上班不要看過去有一系列叫「歐基搞跟做」其中一支 就是打鐵主題,其實最後成品我覺得是相當酷的,所以在剪輯上朝向一種它是一個有 神祕感、一個好像進入不同世界的感受。
有時候傳統不是缺乏保存,而是缺乏被看見。近年「文創」一詞盛行,但在很短的時 間內有大量商家、品牌出現;卻造成大量同質性、相似商品出現,而本質上沒有太多 的內容。但台灣是一個有文化的地方,這個地方還有更多可能性、我希望未來台灣人 自己也能認同台灣這個彈丸之地上能夠被發掘的事物是無止無盡的。而不是到處都在 喊創意、手工。

呂宜臻: 負責攝影的我,沒能在第一時間確認影片,雖然在現場拍很多,但有點太過重在打鐵 過程,造成重複片段過多,素材不夠用,這是我要好好反省的一點,不過剪輯師真的 超出我的想像好,拙劣的拍攝能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真是謝謝你了。在拍攝時最大的感 想果然還是感謝天氣很好,讓我們的拍攝能順利,特別是隔天下大雨的情況下。

周星豪: 第一次為了課程跑到那麼遠的地方拍攝影片,雖然過程很辛苦,加上還要去構思該怎 麼將文本的內容透過演戲呈現出來,但是我覺得這次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這堂 課真的是如它的修課名字一般—旅行文學,藉由實地走訪,我們才能暫時拋開書本講 義,真的從生活中去學習到一些知識,希望此次旅行能為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活再增 添一頁精彩的回憶。

工作內容分配


蕭佑任:影片-演員、配音 書面資料-源由、參考資料及這些資料如何協助你們拍攝影片
楊文岳:影片-編劇、腳本、剪輯 書面資料-提出想要改編的橋段
周星豪:影片-演員 書面資料-主題、跟地景有關的文本分析或感想
呂宜臻:影片-攝影 書面資料-拍攝理念

沒有鎮瀾宮的大甲



改編出處

劉克襄,〈沒有鎮瀾宮的大甲〉,《11元的鐵道旅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沿著海線的鐵路,車站附屬的城鎮大多荒蕪,寂靜,而大甲則是較熱鬧的一座,作者以旅人的初訪大甲的角度,透過平凡的市場生活帶出沒有鎮瀾宮得大甲,強調即使沒有媽祖,大甲仍然具有它的活力,隱藏著一種平凡卻幸福的美感。藉由懷舊的市場街景,像是沿著蔣公路展開扇形的街道,以及市場沿路攤販特色,從賣麻糬的老翁、賣杏仁茶的歐巴尚到刮痧的阿罵等,更別提和媽祖一樣遠近馳名的芋頭,展現市場保持過去樣式以及它的生命力,不只是普通的菜市場,而是一種海線的生活美學。

改編橋段

「沒有鎮瀾宮的大甲」導入主題、進而聚焦在大甲菜市場
「海線不如山線人口稠密,像大甲這樣稍具一些規模的城鎮,往往成為眾小攤販擺攤的地點。」
「我還想提醒旅人,從車站到鎮瀾宮,短短不到三百公尺,蔣公路左右即高密度的呈現三、四個菜市場,由此一現象可鑑知,此地乃集海線精華蔬果貨物之大鎮。」
「一個小鎮竟有這麼好幾處菜市場,彷彿諸多地方生活博物館,坐落在小城,這是一個生活幸福的指標。」
「因為這些小事小物,以一個遊客的身分參與,你會悄然地愛上這裡,不一定非得目睹到大甲媽,或者特別在節慶時日,參與眾人瘋狂簇擁的祭典,才能感受大甲鎮的生命力。」
「大甲的菜市場會呈現什麼樣的內涵?我懷著同樣的興奮和好奇,展開在海線探索的最大樂趣。期待著在鎮瀾宮之外的世界,發現另一個大甲,過去不曾注意的大甲。」

拍攝理念

劉克襄之文本〈沒有鎮瀾宮的大甲〉旨在敘寫跳脫出鎮瀾宮的大甲到底為何?大甲是由甚麼組成的?而我們的文本便是呈現且延伸了劉克襄的末段所敘「大甲的菜市場會呈現什麼樣的內涵」,算是給予文本一個解答。於文本中,劉克襄認為菜市場是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標,菜市場、攤販、民眾這些小事小物即體現出一個城鎮的美好,而大甲菜市場也仍保有一個海線城市的復古生活美學。為了親身了解劉克襄所敘,以及對這復古的小鎮有了嚮往,我們決定去他所說的小鎮的核心——菜市場,一探究竟。

文本中,雖並未有明確的詞句給予大甲小鎮一個定義,但細細閱讀後我們認為劉克襄所體現的是大甲小鎮的日常生活,即其展現出的平淡幸福氛圍,因此我們的拍攝主旨便是要將大甲小鎮菜市場中的平淡幸福氛圍展現出來。影片開頭便用文本的標題進而延伸做為序幕,帶出我們的主題將會跳脫出鎮瀾宮一事,接著以實地走訪的街景、大甲民眾的日常、以及我們與攤販的互動來呈現菜市場的人情味,並以旁白來加強對於菜市場情感層面的敘述。

整體而言,影片不僅呼應了文本對於庶民生活的描述,更是對於文本的末段所敘有了更明確的回答——菜市場為大甲城鎮的生活核心,他不僅是個「場所」,更是大甲人民的共同生活記憶,攤販、民眾、和遊客於此可以接觸到最為純樸、真實的大甲。所謂幸福指標,它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期望我們能在影片中呈現出我們在大甲菜市場所感受到的溫情。

文本分析

講到大甲,大家第一個便聯想到鎮瀾宮,但是作者可不這麼認為,開頭便以海線車站為例,突顯出大甲鎮有別於其他海線城鎮之處,強調不一定要到鎮瀾宮前面才能體驗大甲的熱鬧和魅力。作者描繪了踏出火車站,一路走到市場的沿路市場街景,充滿具歷史遺跡的巴洛克建築和日治時期的商會,推著老式小車的老伯,還有不停迴盪的叫賣聲,處處顯現出這個海線大城的生命力。

作者在市場徘徊一陣子後,體會到自己受大甲著名的芋頭吸引大於鎮瀾宮,進而介紹大甲芋頭,樸實的外表下,卻富含著綿實可口的內涵。以一個旅人的身分,作者因大甲菜市場的密集度,而將大甲稱之為「集海線精華蔬果貨物之大鎮」。接著透過講述過去政府的整治計畫,來說明大甲何以保留其過往的海線生活美學。最後,因大甲菜市場的分佈關係,導致旅人於此能輕易邂逅特殊的物種,並期許未來能夠發現不曾注意到、沒有鎮瀾宮的另一個大甲,而我們在之中看到建立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平凡的幸福感。

參考資料

在文本中提到兩個大主題,一:講到大甲就一定會想到鎮瀾宮,各種民俗的活動(繞境,進香)的規格之大,讓大家遺忘了大甲本身也是個充滿熱情與活力的地方;二:除了鎮瀾宮外大甲還有什麼? 在文章中有提到大甲有很多的市場,也提到"海線不如山線人口稠密,像大甲這樣稍具一些規模的城鎮,往往成為種小販擺攤的地點",而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就設定了以"大甲的活力及市井小民的幸福感"為主軸,所以我們的目標就訂在大甲的市場。而大甲市場的特色及其特別的原因來自過去,從清領開始就有開墾及因為靠海所以有貿易,導致大甲成為當時的重鎮,到日治時期因為”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在清領時期的基礎上,灌溉面積及農業人口都有提升;而大甲除了鎮瀾宮,另一個有名的就是芋頭,因為大甲的地理位置在大甲溪下游,所以孕育成了砂礫及黏土所形成的沖積土和豐沛的水源,這正是適合芋頭的土質。另一大原因,就是大甲種芋頭的面積占了台中種芋頭面積的48%,也是全台最大的。這些資料讓我們知道了大甲的背景,及我們想拍攝的主題"大甲的活力及市井小民的幸福感",能在緊鄰大甲火車站那一大片禮拜天早上熱鬧的市集,尋找我的需要的素材。

反思與心得

劉虹韡

因為這份作業使我們非常仔細地閱讀劉克襄〈沒有大甲的鎮瀾宮〉,鑽研文本每個重要句子、探討字裡行間的意思,這是少有的經驗。實際走訪後,感受了劉克襄所敘之菜市場為小鎮核心精華之體現,亦不禁使我反思:過去我們總以某地的名產或是景點來代表一個地區,卻忽略了對於當地居民而言,到底甚麼才能代表他們的共同生活記憶。期許自己未來對於旅行這件事能夠更有深度的進行探索。

吳伯佾

這次我們選擇的文本主要在刻劃大甲的熱鬧和生命力,在決定主題的時候其實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最後我們理解作者所描述的市場的生命力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那個連結便是幸福感。所以我們前往大甲拍攝的重點是市場裡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希望能夠成功的帶出大甲的幸福感。

許博翔

縱使每年都有大批虔誠的信徒受鎮瀾宮媽祖所吸引,身為興大學生的我卻未曾到訪過大甲這個位處於台中臨海的小鎮。透過這次旅行文學的拍攝,當地居民流露出幸福洋溢的樣子盡收眼底,讓我們對於大甲居民有進一步的了解。

洪鈺准

這一次的旅行文學遊大甲讓我對於大甲改變了許多印象,也重新認識大甲的這個地方,不是只有每年的鎮瀾宮遶境與滿滿的信徒伴走,你才會透過新聞關注到大甲這個地方,而是透過旅行以徒步走訪,以雙眼見證這個充滿濃濃鄉村味的大甲,在逛菜市場的路上你可以看見鄉下特有的叫賣聲、老闆與民眾討價還價、媽媽跟小孩的互動聲,整個市場流露出滿滿的活力與熱情,而我也好像身歷其境,對於大甲我已經大大的改觀。

朱天岳
經過這次的經驗,再行前的資料搜尋的其間更了解大甲,除了他的歷史還有了解到為什麼海線城市中,大甲是比較具有規模的城市,還有youtuber在路上拍vlog還要自言自語的羞恥度真的要很大,但過了自己心裡的那關,其實發現路上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在看自己。

工作內容分配

劉虹韡:拍攝理念撰寫
朱天岳:攝影、參考資料分析
吳伯佾:文本分析、簡介
許博翔:影片文稿撰寫
洪鈺准:影片剪輯製作

海鄉



改編出處

林金郎〈海鄉〉,出自於《行願家鄉》,頁49-56。(台北:台北縣政府,2010)

作者以貫穿台中市之快速道路切入,帶著女兒從市區回到台中沿海,即最熟悉的家鄉,因而本文故名海鄉。從沙鹿、清水、大安等,透過沿路上的三合院、防洪堤、廟宇等,細膩帶出了作者兒時的回憶片段,尤其是盛開的油菜花田,不僅帶出了冬季農收之景色,也是過往家裡那片油菜花田的縮影,對比下頗為唏噓,之後梧棲之新舊比較也延續了時光飛逝的感嘆。此時不再是實際行程的接續,而是透過漁村的想像連結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金門,以當兵時的記憶,實際上是寫火車站中與母親離別的哀感。最後來到大甲,描繪信仰下的人情之溫暖和純樸,亦有與都市相比的依戀之感。這趟旅程並未遇見老友、親人,但風輕輕吹著,人情溫暖與回憶充盈在作者心中。

改編橋段

石壁內一座廟宇面向著大海,神明看著海內底的漁船,香火的煙慢慢仔熏,計算討海人轉來的日期。我想起一位討海人講伊的故事:伊按望高寮lê頭看海岸線夜景,燈火佮星辰,敢若烏錦緞頂面的彩色碎璇,譜寫著人間的悲歡離合,有少年過往的圓舞曲,有未來無法預知的進行曲;彼年伊按海洋掠魚轉來,發現情人已經不告而別,鹹鹹的海水內酸澀的夢著,最難忘的嘛是母親的搖籃曲……

按大安海邊翻頭轉來的路中,阮看著當開的油菜花田,倚欲舊厝過年looh,油菜花正 用 美妙的舞步同齊歡喜的迎接春天。我和查某囝落車,佇油菜花田頭前,佮田地留下一 个合影。我想起,我、爸爸、規家口仔,和油花菜,有過一擺合照的記憶。

彼年,頭家講欲犁平田地,另外起工廠的火爐和煙筒,爸爸只好傷心的去 戶政事務所,註銷身份證職業欄上的「佃農」,然後全家佇開甲足媠的油花菜前,留下 thōng尾的回憶……

隨著油菜花芳,我記起當年收成了後,共欲種植油菜的田地,攏留落作田人凹落的跤 印,跤印一个接一个,平均的佈滿田的每一个所在,證明作田人曾經小心的檢查過田的每 一寸身體,為伊詳細的除去各種的病蟲。

我引入油菜花田內,跍落來,走揣一寡仔無去的物件。我真願意乎青草色按呢一直將 我藏起來,一直到天色暗落來,一直到日頭落山,月娘出來文文笑,夜星出來點火,一直 到油菜花攏恬恬睏去,只賰枝葉隨風輕搖。

我閣落車,挽一枝油菜花,油菜花一年開一擺,開佇立春之前,對伊我總有一種特別 的感情,親像是春天欲閣轉來的前兆。車發動,看著窗外,想像五十七年前,十四歲就欲 離開厝的爸爸,可能也坐佇車內,望著相送的父母佮小弟小妹,望著茫茫毋知未來的人 生,彼時故鄉的油菜花,毋知開未?毋知有來相送無?毋知爸爸敢有,哭looh……

按大安出來了後,我踅到梧棲,梧棲,一个純樸的漁村姑娘,梧棲港開通了後,伊搖 身變成一个時行的烏貓小姐,梧棲港內停著足濟柴油氣真重的大型貨運船、遠洋漁船,說 明梧棲已經毋是一个門前曝魚網、堆蚵仔殼的小漁村。對遠洋船的柴油味,我有過敏症, 因為彼是一種流浪的氣味。

夜色已經深looh,我無拄著以前的老朋友,毋過,我無啥遺憾,然後我就按清水轉來 台中,我行清水老街,經過觀音紫雲巖,我知影,佇咧遮車袂使開傷緊,若無會破壞原本 屬於一个百年老街的莊嚴,震怒遮習慣安靜的村民,這時,海風猶原輕輕咧吹……

拍攝理念

由於本文名為海鄉,因此拍攝中,我們希望主要能以台中海岸之風光為一大重要的背景,然而受限於交通工具與地點的限制,沒辦法將作者遊歷的地點全部記錄,因此我們挑選了海邊廟宇作為第一個地點,希望透過主角與漁夫的對談,拉出台中海邊無常的人生離別與落寞,但這之中,與家人的回憶卻是無所不在,而與漁夫隨興的談天也是在都市難以觸及之事,無形中有了人情之溫暖。接著則以佔本文相當篇幅的油菜花田為第二個景點,不僅帶出時間(冬季),也是本文中最直接的談及主角與家人的回憶,透過合照、撫摸(摘下)油菜花、凝視等橋段,望能讓觀者也能體會主角心中的懷念和傷懷,以及對家人的想念之情。然而實際前往當地後卻剛好與油菜花期相差一個月,沒辦法進行原本預計的拍攝,因此我們改為農收前的稻田景象,雖非原景,然時節相差不大,欲表現之情感亦是相同。而接續的則是梧棲漁港,透過新舊轉變的極大差異,延續前面物是人非之感,甚至連建築都產生了差異,熙攘的觀光人群也與以前進貨的漁民有了對比,對於久未回鄉的主角產生了衝擊。最後回到海邊,主角靜靜坐著,看了廣袤的大海、不斷拍擊岸邊的浪花,輕輕聽著海風,儘管並未見到家人、老友,但從都市而來的作者卻再次體會到屬於海鄉的味道,不只是海風的鹹味,更有對於分離的接納、人與人間的溫暖互動。

文本分析

若將各行程點記錄在地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發現作者的旅程是透過開車一直與快速道路並行的,台中市區、龍井、沙鹿、清水、梧棲接連下來,更繞到大安、大甲,非常完整的走遍了台中市的沿海鄉鎮,尤其本文起初是以台語為底,頗具有鄉土性的語言以及在地鄉土的描繪,使得文本頗為可親,並不自禁開口朗誦出來。透過超車攝影的巨大標誌、寬敞筆直的快速道路、鄉下才能保留的三合院、防波堤等等,以微小的細節點出台中沿海的景致,這在實際前往之後有了更深的感覺,一再強化印象。而我們非常喜歡作者看見盛開的油菜花田,即情不自禁的要幫女兒與之合照,突然下車就為了它的這份衝動是對油菜花、對家人回憶的最感人的衝動。這也呼應到過往因為田地徵收,與爺爺等家人最後留下與油菜花田的照片,拉出了時空之差異,縱深脈絡下的思念之情不言而喻。在油菜花田裡,他也找到「遺失的東西」,儘管未明講,但我們可以自行帶入很多東西:溫暖、回憶、親情、純粹、樸實……。還有我們很可惜並未拍攝到的大甲鎮瀾宮,透過媽祖信仰,細膩描繪信仰下人最純粹的純樸、溫暖之情,對神明、生命的尊重難能可貴,人、神、土地結合而不再細分,這在鄉土文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參考資料
Google Map(https://www.google.com.tw/maps/)
【台中】金黃油菜花田與繽紛花海。龍井花田(https://reurl.cc/gvy4NN)
梧棲港觀光漁市(https://reurl.cc/Nad4Ok)

我們的參考資料基本上仍以文本為主要腳色,但在尋找拍攝地點時頗費了一番功夫。透過網路搜尋,我們知道油菜花在12-2月中盛開,剛好與拍攝時間相符合,因此決定將油菜花田相關的文本納入劇情,並發現龍井花田季一帶地區(台中市龍井區中華路一段)剛好是我們從台中市區前往沿海時會經過的地方,因此我們拍攝時並未完全依照劇情的順序,而是透過google map先將欲去的地方設置標記,再透過路途規劃的功能,先到龍井拍攝油菜花田一段的劇情,再一路騎往梧棲、清水等地拍攝漁港、沿海風光,途中皆以google map導航功能帶領我們。而我們亦有先行確認梧棲港的開放時間,並挑選人潮較多的假日午間時段進行拍攝,除了飽餐一頓外也能拍攝出梧棲之觀光人潮。

反思與心得

黃郁晴:很開心可以遇到這麼棒的組員,實際拍攝時節省了不少力氣,討論相處時氣氛也很好。但實際拍攝的時候真的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境,不管是油菜花田的缺席、尋找文本中的景物等等,不僅事前要準備得更充分,到了當地臨機應變的反應也很重要!也希望可以透過影片,讓大家可以更認識台中海鄉的美和獨特!

吳政威:這次旅行文學的期末影片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從找文本到角色分工,最後大家約個時間一起出去拍攝這部影片,真的很不容易!也了解到網路上那些Youtuber或是外景節目的拍攝是如此的辛苦。原本以為出去拍片應該不需要花到一整天的時間,沒想到到了現場拍攝的時候,取景、鏡位、角色投入就花了不少時間。雖然這次的影片製作很辛苦,但還好有超棒的組員,讓拍攝的過程中充滿了歡笑!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組員和老師的指導!感謝你們的幫忙,讓這次的影片能夠順利完成!

謝雨澄:這次製作期末影片的過程,不僅是為了重現作品中的內容,對自我來說,更是寫下了屬於自己的文本。即便是相同的地點,一次次回憶的覆蓋,隨著時間不斷的在熟悉和陌生之間來會擺盪。除了欣賞作者作品中的情景,理解作者的心境和感同身受,體會作者從人生中提煉出的文字,更是這趟拍攝的意義。也很幸運能遇到合作無間的組員,讓我深深體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謝謝老師辛苦的教導,讓影片最終得以呈現得完整且完好。

石采媗:這次期末作業要求將文本用影片的方式呈現出來,首先我們學到了如何將文字藝術轉換成視覺化呈現,利用影像、音樂將文本的意涵及溫度傳達給讀者及觀眾。再者,我們也了解到拍攝影片需要完善的事前準備及規劃,從腳本、拍攝地點、流程,到取景、等等都得按部就班進行。最後是組員的默契,這次十分幸運遇到大家配合得很棒的組員們。

徐偉傑:這次期末作業我覺得很好玩,我一開始來這堂課的時候對於組員們之間的交集還有這堂課的內容都不太熟悉,覺得有點乏味,但是期末作業不僅讓我認識到了作家在旅遊山水的心境以及拍片的細節重點,還有讓我們組員之間透過這次出遊更認識彼此,我覺得期末作業透過讓大家出去玩還有揣摩作家心境讓這堂課更豐富了。

工作內容分配

演員(主角):徐偉傑
演員(爸爸、漁夫):吳政威
演員(爺爺):謝雨澄
攝影:黃郁晴
後製:石采媗

回家



改編出處

方梓〈陽光和星星交織的城市〉,出自於《城市書寫:33位作家臺中印象》,頁134-139。(晨星出版,2014/12)。

原為靜宜大學的老師,事隔多年後重返校園繼續任教,從公車站出發前往靜宜大學的途中,她看向窗外被陽光曝曬的台中城市,熙來攘往的車輛和城市景象一幕幕映入眼簾,在心中激起陣陣漣漪……校園中景色依舊,熟悉的榕樹道和任垣樓、溫暖的陽光和活潑可愛的學生,曾經走過的道路如今再走過。回想起從前在校園中的點點滴滴,她在各處駐足,空蕩蕩的教室是時空倒帶的起點,僅僅是在走廊經過也能感受到曾經學生帶給她的歡笑和期待。
對你來說什麼是回家?家,是一個溫暖而充滿歡笑的地方,對我而言,家不僅僅定義於親情,是只要內心對這片土地有歸屬、有不可分的情感,都是家。

改編橋段

因為我們人數不夠,沒辦法由演講時的盛況展現學生的熱情,所以我們增加了一個學生在路上遇見作者,相互寒暄的場景,配合作者在通勤路上,助教小實的關心,表現出作者在靜宜大學感受到的溫暖;另外我們加了作者邊走路邊望著空教室的片段,加強作者回憶過去時的溫馨氣氛;還有一些學校的風景,顯現過往回憶的豐富;最後,在夜晚的部分,因為我們沒辦法晚上在靜宜大學拍影片,所以改用學校的咖啡廳做結尾,利用旁白講出作者對台中不管是夜晚或是白天感受到的家的溫馨情感。

拍攝理念

我們認為「回家」是這個文本的中心主題,作者是靜宜大學的老師,文本中有一段作者與助教的對話,從對話中能明顯感受到助教對老師的關心和體貼,不論晴天雨天或是僅僅是風大,助教都不厭其煩地向老師詢問是否要去載她,儘管是簡單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都讓人感到窩心,我們從中推斷作者本身是一個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作者對她所任教的靜宜大學充滿美好的回憶,文本中提到許多處他曾駐足的地點,不論是榕樹道、荔枝園、任垣大樓,甚至是走到靜宜大學前的一條小巷,都是他筆下非常值得回憶的畫面,從她書寫校園各個角落所流露出的雀躍的語氣,都讓身為讀者的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他對於回到這間學校重拾教書這份職業的熱情,但她與這所大學之間的連結超越了工作,這間學校的人和事和物才是她的熱情之所在,當人對於一個地方產生了情感連結,便會願意重新回到當地,重拾不論失去多久都要找回的記憶。家該如何定義?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也是一個長存許多人心中的疑問。有棟房子叫算家嗎?與有血緣關係的人同住就算是家嗎?不盡然。對作者而言,家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地方,有她所熟悉的校園場景,可以與學生共同歡笑互動的地方,靜宜大學便是她的第二個家。有別於陰溼的台北老家,作者對於台中的大太陽和校園中的小太陽更感舒心,我們所選的文本段落皆契合「回家」這個主題,希望能透過陽光普照的校園、她與助教的對話、遇到學生時的互相寒暄問暖,來表達回到熟悉之地的歸屬感。

文本分析

2004年,作者離開台北,再度來到之前待過的城市—台中。因為有人的邀請下,再度來到靜宜大學教書,與這城市結緣。此時作者剛好陷入低潮,諸事不順,而台中是他唯一的心靈窗口,但又不想來到此地,帶出作者紊亂的思緒及心理的百感交集。

轉搭公車到靜宜大學的途中,透過一個個的站牌將到靜宜大學的途中串起來,隨著站牌一個個過去,人逐漸變少,藉由人景變化帶出作者前往的地景由城市轉為郊區,而作者緊盯著站牌不放,顯示儘管以前來過這個城市,但對此已不再熟悉。作者也透過有庭院的咖啡館,推敲台中是個常被陽光曝曬的城市,帶出了當地氣候。陽光煎曬的氣味與台北多麼的不同,如涓涓流水,十分舒適,這呼應了之前提到的“陽光把所有的不快蒸發”,引出作者喜歡台中的太陽。

最後到了靜宜大學,作者回想起那群一直照亮她心中的小太陽,比起實際的溫暖,老師最懷念的還是學生們的熱情,讓他繁重得心情得到了生命中一小塊憩息。在靜宜大學,作者每次上課時,拒絕助教的接送,只為了來一場野菜之旅,透過種種野菜,作者認識了校園,也慢慢愛上了在任桓樓的生活。學生、野菜,舒適的氣候,種種因素溫暖了老師疲憊的心。

參考資料

我們找的文本內文是由作者視角一路帶著我們進入靜宜大學校園,描述雖然簡單卻對她來講意義非凡的校園生活,並寫出在台中教書的這段期間靜宜如何成為她心中那片溫暖的歸屬地。同時找到作者方梓在《時間之門》這本書裡,我們所選取的文本的前一篇,是描寫她獨自在台北工作的孤寂感,了解為什麼作者在這個文本中想來台中曬曬陰溼心情的心境,經過這些資料的引導,我們更能夠去抓到要將文本改編的感覺,拍成主題為找尋溫暖和歸屬感的短片。

接下來再利用地圖大致找了一下作者在文本中寫到的地點以便到現場方便尋找 並查詢公車系統找到從中興大學到靜宜最方便快速的路徑

反思與心得

蔡勝州:
經歷了這次的拍片實作,才發現要做出一個影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像是實地走訪的時候,因為季節的關係,完全沒發現荔枝園在哪,問路人發現原來是我們早已經過的地方。總之是個好玩的經驗,逐漸找到旅行的精隨。
許沁儀:
為了拍攝影片,我首次來到了靜宜大學,儘管是第一次來到此處,但藉由扮演老師的角色,我好似已對這個地方充滿了熟悉感,有回到家的感受。校園中溫暖的太陽和充容的氛圍,讓人更能體會作者在這裡的悠閒自適。
胡維心:
這次經驗讓我體會到改編文本的困難,從拍攝手法要如何展現影片理念,到旁白台詞的設計,老師都和我們討論了很多,但藉由這次的實地探訪和討論,讓我更能體會台中的溫暖,也希望讓其他人都能從影片感受到文本的意境。
白舒閔:
從一開始對於改編文本一點想法也沒有,透過和組員們不停的討論終於有了主題:「回家」的雛形。在實地走訪拍攝的過程中大致上都蠻順利的,也很幸運的在當天微冷的情況下拍攝到了冬日裡的暖陽,也許陽光對於人們就是如此溫煦的依託吧!就算心情是惆悵找不到方向,只要有光,就能引領我們向前。
陳覽繽:
生活在台中,對於燦爛的陽光再熟悉不過。藉由這次的作業,重新感受台中的太陽,原來不是只有炎熱、耀眼。在寧靜的任垣樓裡,和煦的陽光灑落在校園,感受到了陽光裡的恬靜溫暖,也感受到了作者對台中的歸屬感。

工作內容分配

內容簡介:許沁儀
改編橋段:胡維心
拍攝理念:許沁儀
文本分析:蔡勝州
參考資料:白舒閔
旁白配音:胡維心,白舒閔
影片拍攝:許沁儀(老師),蔡勝州(學生1),陳覽繽(學生2)
影片剪輯:陳覽繽
字幕:蔡勝州
彙整:所有組員

森林中的驚喜



改編出處

吳晟〈深入奧萬大〉,出自於《筆記濁水溪》,頁141-156。(台北: 聯合文學,2002初版)

吳晟的«筆記濁水溪»成書於2002年,而«深入奧萬大»一文則敘述了作者與其妻於2001年七月前往著名旅遊景點,奧萬大森林遊樂區時之見聞與心靈感悟。一般而言,楓葉紛飛的秋季是奧萬大的旅遊旺季,高峰時能夠達到十萬訪問人次。作者卻於盛夏前往,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吳晟對於人為力量侵入自然領域的反感與批判。文章中同時也提到想像道路劃開大地景觀時,作者所感受到的切膚之痛,以及在辨識不同樹木時,應能近取譬,以識別不同人類時的心態來觀察。秋季再遊奧萬大時,則以:“每點燃一盞繁華的燈火,我們就有可能失去一片燦爛的星空”引出生命、宇宙間的相互輪替牽絆的道理。在在顯現出作者對於鄉土自然之情懷與近山悅水之心念意想,為吳晟的處世態度與環保意識刻畫出色彩鮮明的形象。

改編橋段

1.我讀過許多自然觀察寫作的作品,像梭羅的《河岸週記》,約瑟芬‧強森的《島嶼時光》...,這些寫作者的生活,終年浸淫在自然林野當中,從春暖直到冬寒,從一月寫到十二月,大師所完成的一本本書籍,也不過是攫取了一萬年時序中的片段變換,像森林史冊中的一小頁而已。p.152(從遠處拍攝一人觀看書籍,鏡頭拉近至主角,主角離去後鏡頭拍攝書籍,主角開始尋找心中的自然)

2.83號鄉道,是台灣電力公司所開發的產業道路,也是出入奧萬大的唯一通道p.143(前往奧萬大的路途 進入奧萬大的景象)

3.森林是水源的故鄉/水勢孕育生命的源泉/森林都消失了/還留得住水嗎/水都流失了/還有生命嗎p.147(旁白敘述加上瀑布的景象)

4.驚喜一:我與妻觀賞奧萬大的雙瀑時,意外發現有條約莫手腕般粗的藤蔓,懸掛在瀑布的石壁前,就這樣在空中纏了個圈,我們子觀察,才發現,這條長著一簇簇紫花的藤蔓,幾乎橫跨了瀑布區裡所有的樹木。像是「泰山在拉的那一條...」妻子說,手指順著那株藤蔓的方向,從地上網樹梢走,然後又從樹梢另一棵樹的枝幹繞去。主角本來在看瀑布 聽到旁邊的情侶在討論一根很粗的藤蔓p.147(現場找不到那樣的藤蔓,驚喜便從意外發現的藤蔓改編成對瀑布之美的驚嘆)

5.驚喜二:不少賞楓人拿起有缺刻狀的美麗葉片,會問這究竟是楓還是槭,其實不用爭論,走一趟奧萬大,你會明白,楓就是槭,槭就是楓。p.149。 的確,人與人的差異,或者同一個人神情的瞬間變化,我們能敏感的察覺其中的微妙處,但是對於樹的感覺,我們就遲鈍多了。p.150(先第三視角拍作者舉起地上的落葉對著天空 再換作者的第一人稱視角)

6.現代文明人往山裡走,大多是在為生活奔波之餘,受到某種回歸自然的想望所牽引的。p.144(拍遊客~加上帶入作者想尋找心中的自然,刻意與眾人往不同地方而行。

7.廣大的森林,就是人類安頓心靈最好的場所,若砍伐了森林,從此人類必無所依恃。p.154

拍攝理念

進一步審視文本,我們試圖準確捕捉作者在面對大自然時那純粹的喜悅與崇敬。因此經小組討論決定以內文中“森林的驚喜”作為切入點,並以此向觀眾傳達自然純粹之美好。

影片由主角翻開約瑟芬‧強森的«島嶼時光»開始。特寫手部,最終運鏡聚焦於書名。主角放下書本離開位置,象徵著主角渴望親自以感官探索自然的心情。

起初,主角前往中興湖畔與黑森林試圖感受自然的悸動。卻依稀能從主角的嘴角判讀出些許不滿足,人造園景終究無法取代林野的悠然。於是主角出發前往奧萬大。在公車上,主角凝視著窗外景色,從鏡頭無法看見她的眼神,但整體畫面卻隱隱流露出一股平穩而殷切的期盼。

主角踏入林中。一轉角,伴隨著一對情侶的對話聲,一座瀑布赫然浮現眼前。
驚喜。小組決定以瀑布這一充滿恩饋意象的景觀做為“森林的驚喜”。該橋段主角站在瀑布前以柔和的目光凝視生命之泉。象徵著兩者身為餽贈者與受恩者之間的關係,同時引出對自然的崇敬與喜悅這根本的主旨。

第二個驚喜則是楓(亦可作槭)。「不少賞楓人拿起有缺刻狀的美麗葉片,會問這究竟是楓還是槭,其實不用爭論,走一趟奧萬大,你會明白,楓就是槭,槭就是楓。的確,人與人的差異,或者同一個人神情的瞬間變化,我們能敏感的察覺其中的微妙處,但是對於樹的感覺,我們就遲鈍多了」以一片秋楓落葉,引申出在面對自然時,我們也應保有一顆敏銳觀察的心。

主角在進入山林的同時刻意避開了人群,在這一點我們希望與吳晟保持一致。現代文明人往山裡走,多半是肇因於嚮往著逃離人為的喧囂壓迫。而對這片祥和表達敬意的最佳方式,就是以盡可能不聲張自我存在的身姿融入其中。正如吳晟在文中提到的 學習森林社會中的眾多生物,做一個比較接近自然的"自然人"。”

作為本片結論: 廣大的森林,就是人類安頓心靈最好的場所,若砍伐了森林,從此人類必無所依恃。

文本分析

吳晟對奧萬大的生動描繪,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在實際前往之前便對該地勾勒描繪出清晰的畫面:落葉在運動鞋下窸窣作響,空氣中瀰漫著與城市裡截然不同,泥土與植被混合後的新鮮氣息。金黃色陽光穿過樹蔭,在遊客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色斑……。作者對奧萬大自然景致的熱情最終成為了這篇文章的起始點,瀑布、“小鳥的家”、爬滿青苔的巨石、楓與槭……。各個元素之間逐漸相互連接集結;點拉長成線,線集結成面,最終構成形狀飽滿色彩鮮明的«深入奧萬大»。

正如我們試圖在影片中傳達的概念,瀑布作為生命的泉源,在文章中實質上也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作者在本文開頭便提到,奧萬大位於萬大溪畔,由於是下游霧社水庫的水源地因此得以受保護。毫不誇張地說,奧萬大森林的存在完全是仰賴於萬大溪母親的恩賜。作為萬大溪的一部份,飛濺著銀白水花的瀑布正如奶水般哺育著森林中的萬物。

無論是渴望逃離都市喧囂的遊客,考慮架設溫泉管線發展觀光的政府機關,無須辛苦築巢的二代“好命鳥”還是為了完成期末報告而深入山林的大學生,在森林前都一樣渺小,一樣是接受著自然母親恩饋的幼子。我們大肆恣意吮入這份恩饋,卻經常忽視了自身的責任。山林中逐漸減少的楓樹與動物,或許正是一個警訊。正如吳晟提到的,唯有在富饒的山林,我們才可能從中獲得體悟與感動。時序流轉,生命興替,對山林而言我們絕非必要,失去山林的我們卻將如棄子,永遠抱著殘缺不全的心靈,飄盪在這變得過大,過空泛,過寂寥的宇宙中。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是文本《濁水溪筆記》的《進入奧萬大》,文本中的詩句及對景色的描寫都是我們拍攝的題材。例如文本中作者與妻在雙瀑前看到那條如手臂粗的藤蔓,無奈現場找不到那樣的藤蔓,驚喜便從意外發現的藤蔓改編成對瀑布之美的驚嘆。另外書中對於大自然驚喜的描述也促使我們留意行經路上的每一個風景,例如賞楓步道旁湧出山泉水、賞鳥平台上提供啄木鳥專用的木造小屋,或是路邊飛過體型如蟬圓滾、鳴聲嗡嗡的蜜蜂,都是我們在奧萬大驚喜的發現。另外文本中最能突顯奧萬大美麗的片段,是作者說「不少賞楓人,拿起有缺刻狀的美麗葉片,會問這究竟是槭還是楓……」,我們特地節選這段對紅葉的細寫,分別以第一及第三人稱的角度拍攝主角尋找並欣賞紅葉的過程。到最後我們其實也分不清楚那是楓樹或槭樹,不過正如作者言「走一趟奧萬大,你就會明白楓就是槭,槭就是楓。」手中的紅葉是誰似乎並不重要,只要他是我們心中的自然,那他就是正確答案。總結以上,我們並沒有參考額外的資料,文本對奧萬大、對自然驚喜的書寫就是我們改編拍攝最好的題材。

反思與心得

期末作業對我而言是全新的挑戰,因為以前並沒有接觸過將文本與影片結合的功課,對文本的改編及尋找影片主題花了小組很多時間,但前半學期的課程對從不同的角度看文本有很大幫助,最後還是都順利完成了!

前往奧萬大的路途十分顛簸,到了當地發現景色並不如預想,只有稀疏的幾棵紅楓,遑論那還是將整個國家森林公園踏遍才能發現的稀少物種,整座山還稱得上青綠,只有偶爾幾塊斑駁的金黃落葉。如果要賞楓的話並不推薦奧萬大,作為單純郊遊踏青的地點倒是不錯的選擇。

為了拍攝期末作業,爬了整整六個小時的山,空氣稍微稀薄、中間沒吃飯、水也不能一直喝因為沒地方裝而且背著走很重,拍影片的過程還要注意掌鏡收音跟意外入鏡的路人,拍完一整天整個人虛脫。

看以前學長姐拍的影片覺得品質普通,像是雜音太多、運鏡不穩、內容拖時間,自己去拍才發現現場有很多難以掌控的狀況,先前預設的題材也可能找不到,但我們應該算拍出了還不錯的作品。

工作內容分配

●主演/配音--詹芙美 ●拍攝--易鉦浩 ●拍攝協助--陳霆剛 楊雅筑
●影片剪輯--易鉦浩 陳霆剛 ●書面報告--詹芙美 楊雅筑

回不去的彰化城



改編出處

賴和〈我們地方的故事〉,出自於《 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 》,頁 274-280。(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04.30 )

〈 我們地方的故事 〉一文,是賴和以彰化城的興建,與其被拆毀過程中地方傳出的民間傳說,來鋪敘時代的變遷,以及地方的興衰。由於交通工具的改變,造成了城樓的拆除,雖然城已不復存在,但地方上的人們依舊對城保留著深刻記憶,仍舊稱之為「彰化城」,但這種追憶卻隨著統治者的變更,加深了民間對於風水地理的迷信,並且引用「雷起大成殿、鬼哭明倫堂」一句,來暗喻民眾等待著即將變異的到來。由於賴和於文中,在白話文裡夾雜著許多台灣話文,這對於當今還未受過漢文教育的人來說,造成了閱讀上的隔閡,但這也是日治時期白話文的特色。

改編橋段


文中描述彰化城的拆除,是利用民間傳說及當地耆老來傳達,口吻較接近斥責且怨嘆,我們則是想利用追憶的方式來凸顯彰化城被拆除的遺憾,藉由一張張彩色與黑白照片的今昔交錯對比,取代以言語描述時代的變遷,讓大家感受出在時代的劇變下,在台灣某個地方造成的黯淡氛圍。

拍攝理念


在這篇文本當中提到日治時代的現代化帶來了許多的改變,其中也包含彰化城牆的拆除;在文中作者提到了對舊城的種種回憶,因此我們決定藉由拍攝彰化舊城拆除後現代化至今的樣貌,並搭配文本當中的回憶,襯托出主題:回不去的彰化城。另外,我們也採取現代的拍攝手法,強調另一層面的變遷。
「回不去」的彰化城就表示有什麼發生了改變,在影片一開始的車站就可以看出新車站的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途中拍攝窗外的風景,依舊可以看到鄉村田野的景觀,但卻又不乏許多現代風格的建築。而抵達彰化之後,往前看出去是自動車在車站前的交通要道奔馳的景象,隨後沿著城牆舊址下的道路拍攝,最後抵達東門拍攝八卦山山腳下車水馬龍的景象和道路旁的現代建築。這些橋段都是要以現代的街景來凸顯我們身邊就能夠「看到」的「改變」。
同樣是車站,從彰化車站出站後,回首望向彰化車站,發現車站站體被層層黑幕覆蓋,就會想到恐怕又是有什麼工程要進行吧。作者那個時代因改變而熟悉的風景,到了今天也已經轉變成我們感到陌生的景象,可以看出:改變是持續進行的。
在這些橋段中我們穿插了一些文本,在彰化車站前的橋段,穿插了作者提到:自動車竟會跑到城壁上,並點出:古蹟的留存和交通發展的衝突。可以看出究竟是什麼樣的動力促使著我們改變;以及靠近東門的孔廟,穿插了作者提到了過去這裡「被鬼神統治時」發生的異變,在這樣的聖殿發生異變,附近的每個人都是相當的惶恐不安;但是隨著時代變遷,這樣的「異變」也被我們當作了「迷信」,也就是說:改變的其實不只是街上的景色,我們自身也是改變的主體。
最後,改變是確實發生了,時間是不可能逆流的,即使我們能夠復刻出和過去一模一樣的世界,我們也沒辦法活出那個時代的樣貌,一切都回不去了。但是如作者所說:即使城牆被全部拆去,人們的口中還是留住了「城」。由此可見:就算我們身處的環境再怎麼改變,我們所看過、經歷過的一切都依稀留存在我們心中。我們確實是回不去了,但我們可以將過去給記錄下來並保留在我們心中,並且承載著這些回憶持續的往前邁進,持續改變。

文本分析

由文本最初的幾段可以看出,彰化城牆為了配合城市的發展而被拆除了,主要是因為城內與城外的交通太過於複雜,透過拆除城牆才得以發展出更多聯外道路,以利自動車通行。出了原本的城門(東門)過後不久便會走到日本時代所興建的公園,從前在公園口可以看到矗然聳立的城樓,但因時間的流逝造成其已不堪使用,仍逃不過被拆除的宿命。穿過公園之後就是太極山(八卦山)山腳,據本文所述在山上原本有一座為防民亂而設置的高閣,但已經被遷徙走了,最後作者在講述了北門和城牆建設的故事之後方才提到聖廟,且完全沒有提及聖廟的所在地和外觀。文中作者除了特別描述北門因歷史因素故建造的相當華麗外,基本上沒有對其他地景有更深刻的描述了,就連各個景點的相對位置也沒有描述得很清楚,但畢竟本文的標題是「我們地方的故事」,確實較多的篇幅都是重在敘述故事而非地景描寫,即使有提到地景也有許多都是「過去曾經存在」在這個地方的地景,彷彿只是在輕輕觸碰當地人心中對這片土地的回憶,也只有那樣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這篇文章的意義。

參考資料


我們參考了許多網站,用於規劃我們實地訪查的路線,以及被拆除之建築的方位定位。我們也運用近年來youtube很紅的定格動畫來完成影片的樣貌,以一張張照片串成影片的方式,代表時代的一步步變遷。

反思與心得

食生一 曾姿瑀

藉由這次就地訪查的機會,第一次坐火車來到彰化,剛出站時就感受到火車站應有的人潮及喧鬧,附近許多的古早味小吃店,增添著彰化火車站的古色香。跟著文本親身走過彰化的大街小巷,書中的建築被拆掉的佔多數,而看到還健在的古城牆、廟宇時,心中除了惋惜,更多的則是珍惜,也希望它們能一直被保存下去。

園藝一 胡育笙

在這次的影片製作中,我感受到youtuber的辛苦,從腳本的製作到實際拍攝,再到後續的剪輯,這沒有一件事是輕鬆的。在這次的作業中,我們有機會到彰化市區走走看看,相對於整個台灣,彰化應該是剛好位於比較中心的地點,南來北往也該是方便許多,但這次旅程中,看到的是在新與舊之間的彰化城,說新沒有很新,但舊也沒有很舊,或許再過個幾年,交通運輸更發達後,過去的彰化城就真的回不去了。

化學ㄧ 莊凱全

原本我以為,彰化會是一座相當復古的城市,畢竟那裡並沒有太過擁擠的人口進駐,本想說應該不會受到太多侵襲,但可惜的是實際去過一次便發現,那裡的光彩早已被水泥磚塊給奪走了。一座城市的風景是由停駐於地面上的景觀和留在人們心中的回憶構成的,我雖沒有見過過去的彰化,但透過作者的文字,我似乎知道了為何他要這樣向外界敘述彰化的故事。
土木二 陳宣愷

這次去了彰化,看到了前人們生活的痕跡,卻因為時代的進步逐漸的消失,而那份懷古的心情依舊存在於當地居民的心中,換成了各種不同的方式,共存於彰化這個古色古香的城市中,我覺得這次來到彰化讓我體會到當地的純樸以及當地居民對於過去的點點滴滴的保存,讓我著實感動。

工作內容分配


演員:曾姿瑀、胡育笙、莊凱全、陳宣愷
導演:陳宣愷
編劇:曾姿瑀
攝影:莊凱全
剪輯:胡育笙
書面報告:曾姿瑀、莊凱全

大慶車站的榕身之處


改編出處

劉克襄〈大慶車站的老樹〉,出自於《城市書寫》

以大慶車站作為開頭,而大慶車站附近現今為十三期重劃區,已有許多舊有的景物、建築皆不復存在,車站附近有一番婆庄,庄內的福德寺有一棵老 樹,這些年經由村民的保護,而現今才得已留存,此處也為作者小時候玩耍的地方,而再次拜訪時,此處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老樹雖然被保留但卻也不再像從前那般茂密,已被截斷,導致作者無法辨識這裡就是他小時候成長之處, 令人不禁唏噓,人事已非。

拍攝理念

因為文中並未清楚描寫作者在經歷這段旅行後的感受,藉由描述文本中的場景,同時把重點放在旅人的感受,也順勢帶出我們所要表達的今昔對比感, 強烈的對比下,讓觀眾感受到文本中沒有清楚表達的感受。文本中,作者只有敘述說他是隔壁庄的人,可是,我們主角設定為一位北漂青年,在異鄉打拼多年都未曾回到故鄉,而在某個因緣際會下,又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但面對遭逢巨變的故鄉,旅人頓感到錯愕,但是,他卻仍然鼓起勇氣去尋找自己兒時回憶中的那一棵樹,雖然榕樹和廟都已經不再相同,但是走到榕樹的旁邊,自己的兒時記憶瞬間湧上心頭,不禁令旅人感到悲從中來,原來自己離開故鄉離開故鄉打拼那麼久,這裡已經改變了那麼多,這時,再放上幾張旅人兒時的照片, 打造強烈的今昔對比感,最後,我們把背景拉回大慶車站,並且把重點放在旅人對於這次意外的旅行的感想,同時也著著墨在旅人對於下次回來時對於故鄉的期望以及願景。至於會選擇這個主題的原因,是因為這棵榕樹不管是對漁村名或是作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回憶點,我們藉由把這棵樹當作主題,來凸顯它對於作者的重要性,而且,在故鄉經歷了重重改變的同時,這棵樹也是這些改編的見證者,對於文本來說,占了很大的情感在這裡。

文本分析

大慶車站前一陣子剛重新落成,原本舊有的車站也已經不留一點舊有的痕跡,實際去車站時只發現一塊寫著大慶車站的碑文仍被留存,走出車站僅看到十三期重劃區的景象,文本中作者提及小時候記憶中的彎曲小路、三合院等, 雖被鐵工廠包圍但仍有保持其純樸的風格。此地為番婆庄,作者在此遇見了里長婆,而得知此處即將成為十三期重劃區,未來這些殘存的景象將隨之全部消失,而作者感嘆後,再往前遇見一位中年婦人向他詢問老樹的去向,以再啟程抵達老樹的所在地,老樹被作者形容得非常高大健偉,而有些枝枒也被鋸掉了,以免遭受颱風的侵襲,接著在後來說明著老樹與土地公廟的連接,說著老樹與土地公廟帶給附近的村民,一個心靈的寄託及一個聚會的場所,又不停地介紹著老樹象徵著五福臨門老樹上的紅帶代表著福祿壽喜,老樹在過去被村民們保護著就像一種精神的象徵,最後,提及了十三期重劃區未來將如火如荼的展開許多聚落將消失,而他們村民確定的是老樹會存留,雖然舊有的景象皆消失了,但老樹必定會存留,即使老樹孤立於此,村民皆被迫遷移,但這裡仍舊留存著番婆庄的象徵-老樹,就像番婆庄一直都屹立不搖的存在,從未消失…, 作者以時間副詞,在每一大段的開頭,譬如:再往前、在後來等,講述這個故事,就好像一切都是緊接著發生在眼前一般,殊不知皆是陳年舊事,這種手法讓讀者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內容中沒有什麼悲傷的情感,皆是與村民的對話等,直到最後才直接帶出的感嘆,最後,作者駐足於此,不斷徘徊,或許下次來到此處,以前的景象皆會全部消失,成為繁華都市的情景。

參考資料

舊大慶車站照片

正德福德寺老樹照片

福德寺位置之 Google map

在開始拍攝前,我們先在 google map 上查詢了大慶車站和正德福德寺的確切位置,以方便我們安排拍攝的路線以及我們要如何前往目的地,如此一來, 可以縮短我們拍攝的時間,也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動作。至於照片的部分,我們已經徵得該部落格作者的同意,讓我們使用圖片在我們的影片中,而使用照片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凸顯出車站及老樹以前及現在的對比,並帶出我們所要表達的想法。而且,在車站的圖片中,我們發現其中的碑文到現在仍然被保留在車站附近,所以,我們便想到讓旅人再出車站後,在四周陌生的環境中,看到一面自己所熟悉的碑文,並且在碑文前巧遇路人,從而開始這一連串的旅程

反思與心得

廖家樂:在做報告的過程遇到了蠻多問題,從最開始的尋找文本到討論劇本,從錄製影片到最後剪輯,但在大家的努力下都一一克服了,在這過程中我們更加認識彼此,真的很高興可以跟組員們完成這份報告,讓我收穫很多。

陶美吟:從決定文本、劇本到拍攝、剪輯影片都沒有想像中簡單,文本敘述的地方無法重現是我們最大的困難點,還好後來到網路上成功找到可用的老樹照片, 才得以完成這個作品。這次也是我第一次拍攝與剪輯影片,是個很有趣的體驗。

黃顯文:對於這次的期末作業,雖然我在剛聽到時感到很錯愕,甚至萌生了想要退選的念頭,但是我最終還是留了下來。在剛開始起頭時,我們並不是很順利, 我們翻閱了許多文本,但都找不到可以利用的,最後有了別組的幫忙,我們才得以解決問題。在拍攝時,我們選的文本剛好離學校近,所以並沒有耗掉太多時間,最後,在這次的作業中,我慶幸我留了下來,我才能體會到這麼多有趣的事。

黎育彤:從一開始撰寫腳本時,還懷疑著我們真的能如同前人一般,做出如此有意義的影片?隨著時間漸近,與組員的一次次討論、出去拍攝,皆讓我越來越有自信,直到最後影片輸出,又一次次的修改,加入音樂、字幕等等後,最後的完整影片呈現,只有無比的感動。最印象深刻的是拍攝時,搭車到大慶車站 時,比對著文本所述說的三合院、農舍等等,皆已不存在,甚至此處是屬於封街的狀態,已經被重劃區的計畫滿滿覆蓋掉了原本的鄉村景象,蠻令人感嘆。

工作內容分配

剪輯:廖家樂、陶美吟
腳本:黃顯文、黎育彤

酒粕



改編出處

林廣,作品:〈台中文創園區〉,出自於《行走的詩、獻給台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頁42-43。

現代人的生活,總是繁忙,為了工作、為了生活,往往忽視了生活的一切,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更加劇了對此的狀況,作者林廣藉由台中文創園區為媒介,以擁有悠古歷史的酒廠,對現代人的呼喚,放慢生活的腳步,以人為感情的傳承。

拍攝理念

本次拍攝的基本理念有兩個:其一是透過主角群受到某些人事物的影響,而將自己的視線由手機離開,得到的是一種解脫、是一種邂逅,再藉由自身的行動影響更多的人擺脫低頭這個文明病。其二是台中文創園區這個地方的意義本身,原先是日治時期以來的老酒廠,在經過一番規劃與修整後,以全新的面貌被人們所看見,又從中得到些什麼。以前的什麼被留了下來,為什麼被留下。台中文創園區內的展覽並不只是舊酒廠的故事,而是全台灣各地的集合,而有帶有創新的思維與設計,將這個地方重新變成一個藝文展示的空間。

這門課是旅行文學,我們本次最大的目的是「旅行」並「紀錄」,製片只是其次。過程中我們希望的是大家都能樂在其中,而不是為了做一份報告而苦惱、而頭痛,我們認為旅行並不是這樣的一件事,因此行前就希望大家抱持著輕鬆但認真的心情出門,並期望能在這個地方學習並思考。

文本分析

在起初找尋題材的過程中,組內一致認為選擇以詩為文本體裁,來做延伸較有發展空間,在茫茫書海中,找尋到林廣的詩〈台中文創園區〉,他的文字平易親人,質樸自然,所隱喻和指涉的理念正好是現代人都擁有的通病—科技冷漠,

「如果你路過園區/不要只顧踩著忙碌的影子向前走/請稍稍放慢腳步/以懷古的步伐重溫酒香」

這一段文字特別的觸動人心,且畫面感強烈,對於腳本與分鏡有很明顯的分割與安排,我們認為可將文創園區之歷史演變的前後對比畫面,穿插於現代的建築樣貌中,作為微電影中第一個展現的主軸。

「如果你路過園區/也不要被寶可夢捕捉/錯失了身邊最重要的寶物」

並以最貼近我們現在生活的都市人影像,作為另外一個主軸,藉由一個都市女孩在玩寶可夢的身影,作為旅行文學啟發的起點,當她抬頭看見四周時,被古蹟自然所感。

「請稍稍放慢腳步/找個角落品味古老幽情/拍攝歲月流動的痕跡/然後在樹蔭下等待詩慢慢找到你」

當她進而做出拍照、停留等簡單的動作,再影響其他的路人,或專注著凝視著留痕於建築的歲月,或在路旁的椅子上閱讀一篇好文章,就這樣進而再影響身邊的其他人,將感動簡單、溫暖的傳遞出去,體現有價值意義的歷史文學,終能感化科技冷漠的人,且再度回扣主題,抬頭看看這個世界,只要放下手機,用心感受,所置身的壞境,比你所想的還要豐富精彩。

參考資料

在拍攝上很遺憾地沒辦法很好的把過去的畫面好好的呈現,當時的紀錄實在是太少了,只有台大圖書館系統能找到少量的照片。值得一提的就是以前的酒桶被重新彩繪並被放置在園區最顯眼的地方,是一個再利用藝術品的象徵。而且在建築體上,大部分的廠房內部,尤其是天花板保留了原本的釀酒廠管線工程,再搭配燈光效果,毋庸置疑是美景,可惜低著頭匆匆路過的人們應該是不會看到了。

反思與心得


吳宇捷

能用心感受文字的溫度,
用短短的影像紀錄下想表達的一切,
的確很不容易,
但也因此讓我體會到每一個成品後必須下多少的努力,
我們不是最好,
但我樂在其中參與了此次拍攝和課程。

許慈軒

文字之所以能動人,
在於與人交會、與土地連結;
文學之所以能成經典,
因為有人訴說、有人紀錄、有人流傳,
當我們在追溯過往及對比今日之時,特別有感。
感謝旅行文學,
教會我們不只是閱讀和感受,而有幸成為傳承與分享的人。

楊朝貴

眼中所見化為文字,是文學
文字重新化為影像,是科技
但科技使人低頭,使人冷漠
拒絕照喚
重新好好地,看看你的四周
重拾下一個故事

藍勝煒

一個景點、一張照片、一份文字
景點體現生活
照片永存片刻
文字傳承意念

一篇好的文字使得生活得以傳承
一個好的經驗使妳體悟生活

工作內容分配

拍攝:楊朝貴
演員:吳宇捷、藍勝煒、許慈軒
旁白:楊朝貴
剪輯:楊朝貴
後製:藍勝煒
音樂:許慈軒
腳本:楊朝貴、藍勝煒、吳宇捷
網路資料:楊朝貴、藍勝煒、吳宇捷、許慈軒

圖片與音樂出處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detail.jsp?id=3675&pk=seq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detail.jsp?id=35850&pk=seq&11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detail.jsp?dtd_id=32&id=13164&12&pk=seq&showlevel=2
https://youtu.be/JsHqEpWQl-8
https://youtu.be/bMc6juI4jok

走讀台灣:台中市北區

借道書店:我的臺中記憶

執筆:歷史二 黃郁晴
文本:路寒袖〈借道書店 我的臺中記憶〉
出處:《城市書寫》(2014.12,初版一刷),頁102-107


孤獨的睡蓮

執筆:植病一 鄭雅珊
文本:楊渡〈孤獨的睡蓮》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聯合文學,2008/05/13)

孤獨的睡蓮

執筆:電機三 蔡勝州
文本:楊渡〈孤獨的睡蓮〉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聯合文學,2008/05/13)

走讀台灣:台中市中區

借道書店:我的臺中記憶

執筆:歷史二 黃郁晴
文本:路寒袖〈借道書店 我的臺中記憶〉
出處:《城市書寫》(2014.12,初版一刷),頁102-107


中央書局要回來了

執筆:邱怡瑄
文本:劉克襄〈中央書局要回來了〉


當火車走過

執筆:園藝三 陳霆剛
文本:廖玉蕙〈當火車走過〉
出處:台灣文學網

走讀台灣:台中市西屯區

相思樹



執筆:生科三 易鉦浩
文本:許達然〈相思樹〉
出處:《素描許達然:許達然散文集》

走讀台灣:台中市南屯區

和犁頭店一起老去

執筆:動科二 蕭佑任
文本:劉克襄〈和犁頭店一起老去〉
出處:《裏台灣》(玉山社,2013年6月),頁40-47

走讀台灣:台中市東區

中興大學農夫市集

執筆:電機三 廖家樂
文本:林佩君〈中興大學農夫市集〉
出處:《台中自遊散策》(2014年1月初版)

走讀台灣:台中市南區

中興大學農夫市集

執筆:電機三 廖家樂
文本:林佩君〈中興大學農夫市集〉
出處:《台中自遊散策》(2014年1月初版)

走讀台灣:台中市豐原區

當火車走過

執筆:園藝三 陳霆剛
文本:廖玉蕙〈當火車走過〉
出處:台灣文學網

走讀台灣:台中市潭子區

當火車走過

執筆:園藝三 陳霆剛
文本:廖玉蕙〈當火車走過〉
出處:台灣文學網

走讀台灣:台中市梧棲區

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執筆:森林二 吳岱霓
文本:段慧琳〈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出處:《旅行的溫度》(2013.8),p.176-180

走讀台灣:台中市烏日區

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執筆:植病一 許沁儀
文本:劉克襄〈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出處:《安靜得遊蕩》(皇冠出版社,2004年三月),頁47-51

走讀台灣:台中市大肚區

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執筆:植病一 許沁儀
文本:劉克襄〈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出處:《安靜得遊蕩》(皇冠出版社,2004年三月),頁47-51

走讀台灣:台南市

葫蘆巷春夢


執筆:歷史四 劉虹韡
文本:葉石濤〈葫蘆巷春夢〉
出處:《葉石濤集》(前衛出版社,2002 年4 月1 日初版第五刷),頁111-134


府城追想曲


執筆:財金二 葉孟涵
文本:季季〈府城追想曲〉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聯合文學,2008.5),頁370-375


意麵、蜂炮之外的鹽水

執筆:食生一 胡維心
文本:劉克襄〈意麵、蜂炮之外的鹽水〉
出處:《裡台灣》(2013/10,初版五刷),頁110~115

七零年代府城追思錄


執筆:森林四 黎育彤
文本:羊子喬〈七零年代府城追思錄〉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04/30),頁3

走讀台灣:屏東縣

南灣舟楫

執筆:環工二 吳宇捷
文本:尹萍〈南灣舟楫〉
出處:《海洋台灣》(天下雜誌,2006/6/6),頁3-18

屏東鄉鎮.輕旅行—走讀文化之旅


執筆:化學一 洪鈺准
文本:翁禎霞《屏東鄉鎮‧輕旅行:走讀文化之旅》
出處:《屏東鄉鎮‧輕旅行:走讀文化之旅》(遠景,2015/10初版一刷),頁138

走讀台灣:南投縣

草鞋墩風華-幸福我鎮


執筆:昆蟲三 李昆錡
文本:小雪〈草鞋墩風華-幸福我鎮〉

走讀台灣:彰化縣

彰化肉圓的祕境


執筆:昆蟲四 楊朝貴
文本:陳淑華〈彰化肉圓的祕境〉
出自:《彰化小食記》(遠流,2016年7⽉1⽇⼆版),頁41-99/111-139


二水,這裡


執筆:化學一 莊凱全
文本:九把刀〈二水,這裡〉
出處:《旅行台灣 名人說自己的故事》(2008年1月28日初版)


我的閣平居 


執筆:土木四 謝雨澄
文本:楊錦郁〈我的閣平居〉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

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執筆:植病一 許沁儀
文本:劉克襄〈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出處:《安靜得遊蕩》(皇冠出版社,2004年三月),頁47-51

走讀台灣:花蓮縣

漫遊,花蓮


執筆:化學一 羅偉源
文本:嚴長壽〈漫遊,花蓮〉
出處:《旅行台灣》(2008/4/22),頁245

走讀台灣:新竹市

十八尖山山道


執筆:土木二 姚利芸
文本:馮菊枝〈十八尖山山道〉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散文篇)》(聯合文學,2008/5/13),頁167-172

走讀台灣:新北市

淡水河百年史


執筆:生科三 顏晟峰
文本:台灣文學工作室〈淡水河百年史〉
出處:《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台灣文學工作室,2015九月25日出版2刷),頁223~241

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執筆:食生一 曾姿瑀
文本:舒國治〈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出自:《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卷》(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04.30),頁41—44

在文章開頭,作者先是舉了一些台北市較普遍被知道的觀光景點。而後,作者便問到若是要在短時間內,讓外國人看到、體驗到台北小市民聚落的日常生活,則該如何規劃行程,並藉此為題展開了此趟舊台北之旅。作者將地點定在古亭附近,從寧波東街的老麵餅舖開始,老顧客似的隨即介紹了幾道餐點,就像是平常天天在吃的,接著來到金華街,被紅色圍牆圍繞呈三角形的日式房屋群落映入眼簾,這時若是麵餅沒有滿足你的胃,作者又馬上帶你進入了家小麵店,吃完再延著杭州南路漫走,進入了某兩條巷子,又是成群的日式住宅,繼續走抵潮州街後,作者介紹了小巷弄中的一間「世界文物出版社」,是相當具有歷史意義的,最後來到金山南路,又走進了兩條小巷子,又是兩條成排的日式房子群,此趟舊台北之旅即就此結束。作者帶著外國友人漫步在台北某個角落的街道上,全程不及一公里,以這種毫無目的地、慵懶的步調,走過了台北可能百年以上的歷史,作者就像小老百姓平常沒事時,在自己住家附近閒晃,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散步,像在鄰家街巷中而更貼近生活、平實自然,讓人能更加放鬆地享受此趟出遊,不用多說什麼,讓風景訴說著台北的歷史,以小吃體會當地庶民的生活風貌。作者的心境是很平常、很輕鬆的,就像日常生活一樣,而以散步、閒逛的形式完成旅行,品嚐當地小吃、欣賞老舊日式住宅,不必用多餘的華麗字句來描寫,只要用眼睛、用心,即能感受到此趟輕旅行的意義。
將機車停放在寧波東街二號旁,期待著走進「張小發麵餅舖」,放下書包品嚐看看書中以「最」字形容的蟹殼黃和菱形燒餅,還沈浸在期盼之中時,在眼前的卻是一棟現代建築,門牌上寫著「台灣電力工會」,看來是撲空了,只好搔搔頭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來到金華街三十巷,幸好真的出現了書中的日式建築,沒有再撲空了,三角形的紅色圍牆將其獨立於外界,沿著圍牆繞了一圈,雖然無法看清圍牆內的住宅外觀,但上頭露面的舊屋頂散發出濃濃時代的味道,三角形圍牆的其中一個角像是本來就規劃好要給人拍照取景似的,不禁讓我想在相簿裡添增幾張與時代合照的相片,馬上站好來個可愛三連拍。


滿足了拍照的慾望後,下一個目的地是間小麵店,書中的地點位在杭州南路二段五十九巷的巷口,因為麵餅舖的經驗,於是我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果不其然,又再次地撲空了,這次迎接我的甚至是一片空地。

再跟著書上走進了六十一及六十五巷,從巷口即能看見突出、顯眼的日式房屋屋頂,書中所說的成排零落的日式建築似乎只剩下一戶,這棟是較呈正方形的模式,一邊是現代紅磚水泥牆,而繞到另一邊卻是籬笆圍成的圍牆讓,人有種都市花園的錯覺,除了加裝的遮雨棚,整棟建築散發出濃濃的日本味,房屋旁需仰頭觀望的大榕樹像是發出訊息,要人們經過時放慢腳步小小欣賞一下,也是種尊重歷史的方式,書中說供電影取景的形容是看得出來的,不知道否有重建或整修過,建築的外觀、屋況是很漂亮、很完整的,不禁讓人想停下來多看幾眼,甚至想著退休以後若是也能在這種日式建築裡度過,那該有多好,停留了十來分鐘,總算從幻想中回神後,該前往下一個地點了。

作者接下來介紹的,是一間深藏在潮州街六十巷內的小出版社,外觀就像是一般住宅,非常的不顯眼,第一次還直接的路過,完全沒有發現他,折返回來仔細點找才驚覺原來就在這裡,門旁的牌子以書法字體寫著「世界文物出版社」,書中說這裡能找到一些已經斷版的老書,也有許多上海相關的書籍,甚至是讓上海人親自跑來一趟,看來這間出版社是來頭不小,在台灣歷史上肯定是佔有一席之地,但住宅形式的外觀讓我不太確定能否進入,於是拍張照就離開了,前往這趟旅行中的最後一個地點。

來到了金山南路,進入二零三及二一五巷,本想說能再好好的欣賞一番日式建築,此地卻聳立著兩三棟的高級住宅,這次的撲空最令我失望,但也只能就此返航了。

回程的路上看見了一間非常美麗的日式建築,以為是書中沒寫到的景點,近看發現竟然是一家店面,名為「金錦町」,上網查後知道是間咖啡廳,我想,會在這個地方、以日式建築開店,是默默的在向歷史致敬吧,改天是必須來造訪一下的。

現在回想著那天每一步經過的風景,在台北有這樣的地方,用徒步的方式,就能讓人過上一個悠閒的下午,雖然是跟著文本走的,但假如沒有文本,感覺我也能憑著直覺和作者走出一樣的路線,不用他人指引,這裡就是個渾然天成的徒步風景區。現代人們出遊,想去的不再是那種旅遊書上就找得到的拍照打卡景點,和人潮擠來擠去的地方了,要感受異地風情,從其市井小民的生活視角,其實才會是最合適的。

這趟微旅行中,欣賞了許多的日式建築, 其與一旁的現代建築相比,不僅從中感受到台灣時代變遷的腳步,也欣慰著在台北的街頭上能保有如此美麗又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小出版社則是老舊的文化的殘留,而作者介紹的兩家小吃店都已不在,大概是遭受了時代的洗禮,雖然無法以味覺嚐到幾十年老店古早味的真面目,但視覺卻是一大滿足了。

最後,我之所以選擇此篇文章,是因為高中時從家裡到台北車站補習,古亭是公車路線的其中一個小站,看了文本後,無法想像在自己幾乎天天經過的台北街頭上,可以看到日式建築,好奇心的驅使下,決定親自走訪一遭,也因為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我沒有任何相關資料的預先準備,就出發了,果然是值得一去的呢!

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執筆:森林二 吳岱霓
文本:段慧琳〈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出處:《旅行的溫度》(2013.8),p.176-180



1. 認識梧棲

梧棲在大部分的人的印象中即為一座港灣小鎮,這座小鎮坐落在大甲溪與大肚溪沖刷的平原上,周圍沒有山的阻擋,尤其冬天時,海線特有的強風對著小鎮吹拂,使得梧棲在冬日總是特別寒冷,「梧棲古稱『竹筏穴』,又名 『五叉港』,而地方賢達雅士更取『鳳非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的雅意化為梧棲。」(梧棲區公所官網)。

梧棲老街曾是梧棲的行政中心,隨著時代遷移一度沒落,在地方政府與當地人民的努力下,轉型為文藝老街。梧棲老街保存了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許多店家外觀皆以洗石子立面為主,上面浮雕業 主姓名或商號,如洪福泰、裴同安、林吉安、 新同成和穎川衍派等,且建築各自融入如巴洛克式、閩南式、日式等特色風貌。」(梧棲區公所官網)

2. 為什麼選擇了〈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一開始是在圖書館翻書,想著只要距離不遠方便到達就好,不經意看到了這篇文章,突然想到梧棲與家鄉同為海線小鎮,中間只隔了一個清水,這麼近的距離,我卻除了台中港外,從未到過這個地方,所以想說既然要出去旅行那麼選一個這樣的小鎮也不錯。

3. 作者如何寫出〈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本文前兩段便說「『水性潤下,順則有容,逆則有聲。』順也好逆也好,一個有水的地方,似乎總是得天獨厚些,迷人特質彰顯些。」(段慧琳,2013)卻又說梧棲老街「鄰近海港這個特質,討好不了誰。」(段慧琳,2013)首先點出了梧棲是個鄰海的港灣小鎮,卻又不像我們想像的海邊有陽光、沙灘、比基尼那樣的明媚熱鬧,而是冷冷清清。

文中介紹梧棲老街的舊房子大多浮刻著商家的名稱或者寫著當戶某代人家的大名,這樣的房子往往來自日治時代所建造的洗石子建築,並且老街還有朝元宮、梧棲官吏派出所辦公廳等景點,一項項都指出梧棲老街曾經是一條繁華的街道,甚至是當地的行政中心。

作者的寫作路線一路從朝元宮順著街道走,從朝元宮往下走會看見榕樹下豆花,曾幾何時榕樹下就得有豆花,這是一個典型的懷舊形象,不過幾張桌椅卻坐不滿,點出出沒梧棲老街的人真的稀少,而店裡的老闆並不像我們常見的小吃店老闆,對著客人噓寒問暖,他只是做好了客人點的餐點,然後陪著客人看電視,該做什麼作什麼去,這樣梧棲老街更顯得與其他地方不同,哪個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景點不是洗盡鉛華,又期望能拾回過往的繁榮?偏偏這篇文章中的梧棲老街不汲汲營營,不奢望改變這般冷清的現況,又或者說它根本就不在乎呢?

再走下去,當地著名的餅店林異香齋上掛著七十年老店的招牌,事實上這家店肯定超過七十年,又想到前幾段提到過的刻著名字的老房屋、榕樹下豆花,什麼樣的年代在屋前刻上大名也無須擔心?什麼樣的年代榕樹下就得吃豆花?彷彿跟這塊寫著七十年老店的招牌一樣,整個梧棲老街都被凍結在了幾十甚至近百年前,那個它還繁華熱鬧的時光,但事實是這座小鎮已被人們遺忘在過去。雖說作者是在冬日旅行梧棲老街,海風本就吹的冷冽,使人潮稀稀落落,但梧棲老街的冷清似乎不分季節,即使是溫暖的冬陽,似乎也難以再熱絡起這條冷清的老街。

4. 實地旅行

梧棲這個地方真的是人煙稀少,我想這與它位置偏僻又沒火車經過有關,我第一次試圖要自己從台中前往梧棲,是先搭著火車到沙鹿,再轉公車前往梧棲,但是到梧棲的每一班公車至少都要等一小時,於是乎,我放棄了,呵呵。並沒有。我改成向我媽求助請她載我,當個媽寶真好。總之我總算是順利地到了梧棲老街,按照書中所提,我先後到了朝元宮、梧棲官吏派出所辦公廳、榕樹下豆花及林異香齋餅店。
書中提到朝元宮與其他公廟不同,牆上裝飾的都是文人的字畫,果真是如此,廟裡三三兩兩幾個人,感覺都是當地民眾,就像很多鄉下地方,宗教信仰中心總是會聚集人們在此說長話短。

梧棲官吏派出所辦公廳就在朝元宮隔壁,但是目前正在施工引此不能上前觀看書中說的「藍色窗框圈著的花是毛玻璃」。

朝元宮的對面有著一排洗石子老建築,它們上面浮刻著店號或者人名,在我老家也有類似的日治時期留下的老房子,但是我們那邊大多只刻上店號,鮮少看見大名被刻在上面,因此覺得這樣的現象特別有趣,有種純樸之感,另外不曉得是不是也有其他路過的遊客跟我一樣好奇陳宥村是誰。

榕樹下豆花果真是在一棵大榕樹下,可惜我當下可能是腦子抽了一下,竟然點了牛奶豆花,所以吃不出作者所說的古早味,在吃豆花的時候聞到了一陣陣餅香,是來自前方幾公尺處的林異香齋。

作者說林異香齋掛著的是七十年老店的招牌,但是我看到的明明就是九十年。

我學作者買了塊鹹蛋糕走在梧棲老街上,雖然當時還只是晚秋未了,冬日將近,但是梧棲老街除了當地居民外,鮮少看到像我這樣抱著什麼目的前來的遊客,作者說這是冷清,但當我站在街上,我覺得是我闖入了這座被時光遺忘的小鎮,梧棲的居民生活在這,已經習慣了海風的鹹與刺骨的寒,他們從不覺得生活需要多點什麼熱鬧,這樣的日子似乎也還算不錯。

引用資料:

段慧琳(2013),旅行的溫度,第一版,新北:凱特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梧棲區公所官網https://www.wuqi.taichung.gov.tw/

漫遊,花蓮

執筆:化學一 羅偉源
文本:嚴長壽〈漫遊,花蓮〉
出處:《旅行台灣》(2008/4/22),頁245

作者先以他過去當兵的回憶,帶出他對花蓮的印象,而她的記憶裡的七星潭只是個純樸的小漁村,而作者喜歡在下哨沒事時,躺在沙灘戴著耳機聽著貝多芬,享受一個人的空間,但是對他來說,這是一段生命裡再也追尋不回的記憶。

除了七星潭,作者也會利用營區放假,搭公車到天祥、太魯閣等散步,他任位在山頭裡步行,是很享受且奇妙的經驗,峽谷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開闊,但是自己耳朵聽到的,卻只有自己的呼吸聲……

其實,我蠻能體會這種跟心靈對話的感覺,爬3000公尺以上的特別有感覺,身邊環境只有碎石坡,還有迎面而來的強風及為數不多的高山植物,這個當下就是讓我盡情享受自己與自己的靜默相處,天地獨享。

接著作者時間軸拉回現代,隨著時間的陶鍊,花蓮也從過去的純樸走向成熟的風貌,美麗的山水依舊,卻也未能掩飾歲月的痕跡。那三十多年前有游泳的海灘,一輛輛載運砂石喧囂而過的卡車聲不斷的劃過原來的寧靜的山谷、河床,但是相對的,在另一個城市的角落,一個個創意的生活主張正逐漸形成。有賣咖啡還有與大自然得精緻餐館,也有從台北遷住到花蓮的原舞者,更有從台灣各地的藝術家,他們都在進行新的花東文化改造革命,深怕花蓮這片淨土會被急迫的開發取代。

接著作者以接續的手法說明現代人對旅行文化有新的方式,現代人喜歡把腳步放慢,用細細享受咀嚼的漫遊滋味,像是禪修的體驗,茶藝的品茗,自行車環島之旅等。

最後一段作者說明了不同階段的旅遊性質,第一階段叫做走馬看花,例如說進香團、環島十日遊等,這是最糟糕的旅遊方式因為甚麼深刻的印象都沒留下。第二階段相對起來就專業多了,他是要求講求體驗,在旅行的過程中要有知性的感受,從中挖掘樂趣。最後一個階段,可以說是大師級了,用英文來說 [Go somewhere do nothing],這個階段的旅行已經沒有目的性了,只是到一個地方去做幾件事,我無法體會那麼高的意境

最終,作者把話鋒拉回花蓮,他認為現在的花蓮,是一個正在被大眾努力保持有著永續經營的未來,一個可以深度旅遊的花蓮,而他非常樂見這種情況


感想:光是搭車就要搭有段時間,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出去的話先去近一點比較適合。
花蓮其實很大,有名的景點或私房景點都很多,在沿海的省道旁邊,就有很多海洋風景區
現在不論去哪裡,只要在網路上打地點,就會跳出成千上萬的選擇,最主要也只有時間的問題而已

而我這次走的行程,是比較偏大眾,但又不會需要趕行程,在作者心目中應該是1.5階段的旅遊的行程吧。

海洋公園主要是給遊客看看海,拍個照,但是我認為單純坐在石頭上看海也挺不錯的,沉澱心靈,就跟嚴長壽一樣在七星潭聽貝多芬,純粹的放鬆。也許海事大自然給人類最棒的禮物,從最開始的生命誕生,到現在許多人類還是要海洋吃飯,所又

下兩張圖都是在七星潭拍的,看來我能感覺到作者為甚麼願意在這裡放鬆了。七星潭確實很美,美到讓人眼睛離不開遠方的海洋,感覺只要一直注視著遠方,所有煩惱問題都能解決,柑碧瑟的海洋隨著時間有著不一樣的顏色,像是左圖可以看到太陽剛出來,再搭配著一點雲朵遮蔽,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夕陽呢!這時太陽與海水的搭配,可說是天衣無縫,在岸上的我感覺蓊鬱的潮水有股深層的魔力,映照著暗沉的陽光則透露出海洋的神祕。


第二張其實是第一張拍完沒過多久所再度拍攝的,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在這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就有那麼大的變化,此時的海,看起來有些憂鬱,跟上一張的神祕感有著截然不同的心靈體驗。
看著純淨的海,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作者西汪能以永續經營的方式來保護花蓮,因為大自然一旦被破壞就難以復原了。

我覺得整趟旅程最棒的應該是清水斷崖的日出,私心認為比七星潭的更美,畢竟凌晨4.爬起來,七機車騎了快一小時,從大地完全黑暗,到蘇花公路天色漸漸開明,沿著峭壁慢慢駛向斷崖,那種與山、海共同的心靈悸動,是很難用文字來去解釋的,畢竟我是理組人,沒辦法用華麗的言語敘述,我只能夠記在腦海裡,跟嚴長壽一樣,在多年之後用大腦回憶起這趟美好的旅行,縱使我知道它終究是生命裡再也追尋不回的記憶。

之所以選擇這篇,想說選個不一樣的,剛好也要去花蓮一趟,就選這篇了。另外,我以為嚴長壽只是個企業家,我發現他寫的文章蠻有水準的,文筆思路清晰,不會像純文學一直用很難懂的言詞來比喻,該感動的地方有感動,理性分析的地方很理性,這才是文學。

花蓮很多夜市。
夜市什麼都好吃。
但跟朋友去會特別的好吃。

草鞋墩風華-幸福我鎮

執筆:昆蟲三 李昆錡
文本:小雪〈草鞋墩風華-幸福我鎮〉

作者一開始利用與鎮長之間的對話帶出了植物公園的前身,並且訴說以前此處的荒煙漫草極限在整治後環境清幽的今昔對比,而作者利用她所看見的視野用心觀察生活周遭平時人們不曾駐足細看的事物並細膩的描寫,隨著場景的切換作者來到了鎮上覓食,在漫步中作者看見新聞主播正在介紹草屯的歷史,而她自己也掉入了回憶的漩渦,年輕時她常常在手工藝研究館與一群三五好友在那一同參與活動如今只剩她一人還留在這裡令她內心十分感嘆,時間軸又稍微拉到了近代作者去參加了寶島時代村的開幕盛況,那絡繹不絕的人潮是這寂靜的小鎮久久沒有的景色,但風潮退去後只剩偶爾來到的觀光團令作者感到有股哀愁的感覺,再與吳老師一起吃著隔天早餐時聽他談及中山公園近年來的變化使他到了當地欣賞,比起早期只有簡陋的跑道現在環境被整治十分乾淨舒適也新增了很多設施,並在作者觀賞文藝中心的展品後,帶出了草屯並沒有隨著時代的洪流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它只是轉變了,轉變成一座清新秀麗富含人情味的小鎮。

文中大量使用到與人物間的對話帶出每個人所經歷過的事情交織在一起成為了草屯鎮的歷史,作者利用其觀賞現代新建立的設施與早期的尚未整治的情形,對比出雖然人潮並沒有顯著的變化但整體的環境與生活的品質都大大的提升。

在我來到那些景點觀賞時,因為恰逢假日其實人潮比我想像的還要來的多很多,首先在植物公園的部分它的旁邊建立起了一座全新的運動場而在另一側也建立起兒童公園,所以在我在觀賞植物公園的景色時附近充斥著人們的歡笑聲,大家臉上也都洋溢著笑容。

而來到手工藝研究館這邊比起早期的建築在921大地震後整個翻修,在假日時有許多市集會在這裡展開而其建築物更是典雅的白色建築,剛騎車經過時就被其強烈的存在感所吸引,在其內部除了一樓有販賣由館內工作人員所製造的手工藝品外還有販賣草屯正歷年來的刊物,而其他樓從與旁邊獨立的建築都擺放了大量的工藝品,其中有來自全台各地手工藝名人的創作以及在地鄉親一起聯合製作的大型稻稈編織物。

在寶島時代村的部分因為南投縣的人憑身分證就能免費入場所以輕鬆地進去了,裡面內部裝修的古色古香有回到50年代的感覺,裡面大量地使用紅磚以及就是建築,但其內部還是以販賣特殊古早味食品為主,那天有公廟的遊覽團所以裡面其實道有點壅擠的地步。

而中山公園我抵達時是正中午附近的樹陰下有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在那泡茶聊天,鋪進的土地被整治為梯形的防滑坡上方種植著許多作物,去其中著林道走著有不輸植物公園的舒適感。

最後來到文藝中心,他們外面舉辦著大型活動,許多草屯鎮的鄉親把廣場擠得水洩不通,內部有進行很多傳統活動的表演。

這次的是先準備資料讓我知道以前沒有去過或者很久沒去的場景,雖然我覺得它的路線實在是有點不流暢,但作者有將每個地方的特色清楚的描繪出來,現場狀況跟作者描述得有些出入當地並沒有那麼蕭條不如說其實還蠻繁榮的,主要幹道車水馬龍各個景點都有大量的人潮出沒,導致我一整天都在人群中穿梭而略顯疲憊。

我本身因為小時候時常搬家的緣故到過許多地方,其中草屯正就是我幼稚園時所待的環境,我記得當時許多地方都是還沒有開發的狀態,路邊未開發土地上除了雜草四處蔓延外野狗也十分的多,雖然當時正值童稚時期記憶有些許的模糊但我當時對於植物公園的前身很清楚呢,當地當時被棄置了許多的大型垃圾以及後面有滿滿的公墓,讓當時的我感到十分的恐懼,但在此次前往時當地已經被整治的環境十分清幽附近也蓋了一棟十分氣派的警察局,讓人感覺在那邊是很安全的,這次我會選擇這本書原因是因為在圖書館翻找文獻時讀到了這篇作者細膩的描寫我以往所見過的景色與今日重大的改變,令我不經好奇當地模樣是否如她所言有如此劇烈的變化,彈道當地遊歷一翻後我可以確信作者確實有好好觀察當地的一景一物,並起整個城市的經濟狀況正在逐漸地好轉,我想唯一不變的就只有那股人情味吧。

府城追想曲

執筆:財金二 葉孟涵
文本:季季〈府城追想曲〉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聯合文學,2008.5),頁370-375


作者以現在-過去-現在的方式為時間軸敘寫。作者先以自己到台南舊地重遊為開頭,文章中間則敘述自己小時候與父親一同到台南旅遊的經驗,最後則又回到現在與朋友對話作為收尾。

台南為台灣的古都,一直以來都給人有很多古蹟和廟宇的印象,除此之外台南人慢活的生活也是一大特點。在文章的前幾段,作者在武廟和大天后宮喝茶聊天,漫步在廟宇之間,享受午後時光,愜意的生活,寫出了台南人悠閒自在的生活特色。

在天后宮的部分,引用了這座廟過去的歷史故事,我想是作者想以每個朝代的更替,顯現出今昔對比。

接著提到了葉石濤的文章。葉石濤為作者很敬佩的文學家,透過葉石濤的文章寫出了舊台南的樣貌,閱讀葉石濤的文章,作者早已遊覽過台南了,但此次的實地走訪,讓他感受到了滄海桑田,人事已非的感慨。

在回憶過去的部分,作者敘寫與父親參加員工旅行到台南旅遊的回憶,其中提到作者父親曾跟作者說「以後要記得,不要做沒知識的女人!」且在台南之旅裡,作者第一次發現直覺和勇氣可以幫他找到對的答案,父親的話和自身的領悟,讓他成為了一名文學人。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11歲這年的府城出遊。

在文章後面,又提到葉石濤的故事,內容講到葉石濤在國小任教時,曾偷開一個洞,讓學生可以偷偷爬出去玩,成為他與學生們的秘密,此行為並無考慮到被其他師長發現的後果,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學人的直覺和勇氣,呼應了作者前面的內容,且再一次的提到葉石濤,更清楚的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葉石濤的尊敬。

在文章最後一段,作者透過他現在站著的地方是旅館,回顧11歲的記憶,這裡卻是魚塭,又再次提到今昔的對比,呼應了在文章中多次呈現的滄海桑田。

此次的實地走訪,是挑假日的時候去的,因為是假日,觀光客很多,其實不容易感受到作者描述的悠閒感。這本書是2008年出版,距離現在也有10年以上了,因此作者在文章裡描寫的一些景色和現在早已不同,例如:文章開頭的武廟的古梅樹,沒有甚麼人在旁邊駐足停留,更別談有文友聊天、聽古樂了。隔壁的大天后宮,為台南知名廟宇之一,歷史長達300年之久,若是能漫步其中,細細體會這裡的歷史故事,我想勢必是感慨萬分的,但因遊客眾多,只能簡單的拜拜,難有深切的體悟。

文章中有提到葫蘆巷,對這部分的著墨並不多,但因為葫蘆巷就在武廟旁,穿過巷子便能走到大天后宮,因此我還是有走過這段路。我覺得比起葫蘆巷,這條巷子稱作算命巷會更適合點,因為一眼望去都是算命館,或許是因為緊鄰武廟和大天后宮,在這裡算命更能感受到神的旨意吧!

在葉石濤老家的部分,是位在一個現在稱為蝸牛巷的地方,因為我是在晚上大約6:00才到的,根據網路資料,因為他的家被另一棟放子擋住,其實是看不太到的,加上四周一片漆黑,找起葉石濤家實在是不容易,但不得不說,蝸牛巷很安靜,雖然外面大街很熱鬧,一走進巷子裡卻彷彿與世隔絕,感受不到外頭世界的紛擾,在這種環境下,難怪能靜下心寫出好文章。

選擇此篇文章的理由:我是土生土張的台南人,雖然現在在台中念書,但幾乎只有寒暑假才會回台南,因此我認為雖然此篇文章是在講述台南的景點,我卻不是很熟悉,所以想透過這個機會,再次認識我的家鄉。

事前準備:因為有先查過資料,所以知道這些景點都很近,用走的就能到達,因此不用擔心交通工具的問題,而且最大的幫助是在葉石濤老家的這個部分,多虧網路資料,才能找到這棟不起眼又隱密的建築。

十八尖山山道

執筆:土木二 姚利芸
文本:馮菊枝〈十八尖山山道〉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散文篇)》(聯合文學,2008/5/13),頁167-172


文章分為三大部分,首先以一位穿著鮮艷、摩登的女子來作為開頭,凸顯她在輕便的登山客和綠意的山中的不同,引出作者對女子行為表情的一些觀察和猜測。接著,開始描述作者在散步的同時,觀察路過形形色色的人,有闔家同樂、有滿腹心事,有步履瞞珊的老人、有健步如飛的壯年,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模式,側面描寫了十八尖山的豐富度和生命力。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寫一個女孩,用旁邊父親跟小孩的溫馨的對話,襯托她的孤單跟心事重重,作者藉由聯想,開始描寫女孩的愛情故事,也可能是藉由這個聯想來與空靈的山做對比,一種世俗紅塵跟自然的對比,還有她的心情與殘花做的呼應。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心情,描寫了散步途中經過的風景,除了對自然的喟歎,也引出了人生如同山道一樣的蜿蜒起伏,且不論是在人生旅途還是在山間行旅,累了還是傷了,都可以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治愈身心。文章最後再次引出女孩,這裡腳步輕快與前頭的沉重有了轉變,前後呼應,側面證實作者提到的自然能治愈身心的最好證明。


十八尖山對於新竹市來說,是一個著名的地標,也是新竹市人假日出門踏青的好場所,而對我來說,是兒時記憶。小的時候,爸媽常常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爬山,後來長大了就逐漸減少了。高中三年,在新竹市就讀,也很少跨越去鐵道的另一頭,去重回兒時記憶,這次藉由這個機會,選擇了這個文本,一起跟著父母來十八尖山散心,有了一種與以前不一樣的感覺。

在入口的登山道,有座涼亭,剛好快接近萬聖節,有一群阿公阿嬤穿戴著一些特殊的服裝,在裡面唱歌跳舞、表演才藝,讓我一進山就感受到了周遭的人帶來的活力跟生命力,讓對於爬山很抗拒的我,多了一些興致在。

或許是真的很久很久沒來十八尖山了,一切的景象很熟悉但又帶點陌生,所以邊走邊看的時候,其實還是比較好奇的。因為是假日,來往的行人還是蠻多的,跟作者所描繪的場景真的十分貼切,有攜家帶眷的,有獨來獨往的,有緩慢步行的,有健步如飛的,宛如身置書中的場景,而我就像是游離在場景外的旁觀者,觀察著這山林中的世俗跟人情味。

山頂端有個幸福亭,那裡是可以俯瞰整個新竹市的好地方,旁邊還有飲水機提供山客引用,十分的便利,果然太久沒來,都跟以前的記憶有了差距。在幸福亭背後有個可以直接下山的階梯,也可以選擇繞著山坡,蜿蜒而下,因為許久沒來,我們全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走遠路。由於記憶模糊,所以彎下去的有段路走到了死路,不過那裡有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是新竹市的自行車自由車場,紅綠相間的場地,給滿山的翠綠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十分的有活力,而且站在那邊,可以迎接著新竹最著名的特產—風,給我們的洗禮,算是我這趟旅程另類的收穫吧!

回程的路有稍許的疲憊了,但是邊走邊感受大自然給我的生機跟溫柔的氣息,真的可以把在世俗累積的疲憊消除,聽著身旁山客們的談論、歡笑,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走著走著就想著,或許許多不如意的事其實沒那麼不如意,只要我們願意轉個心境,就算是不一樣的路,也可以發現新的風景,如果還是不行,那就來大自然中做個洗禮吧。雖然去大自然走走不可能馬上回去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如果不換個思路換個心境,問題是真的沒辦法解決的,所以說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不轉就來大自然多轉轉吧。

淡水河百年史

執筆:生科三 顏晟峰
文本:台灣文學工作室〈淡水河百年史〉
出處:《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台灣文學工作室,2015九月25日出版2刷),頁223~241。


1. 作家如何寫:心境和手法
這篇文章從歷史方面著手,帶著讀者隨著歷史的演進,看淡水河沿岸的繁華與沒落、居民們的生活習慣和休閒活動跟淡水河之間的關係,說人們跟淡水河從溫飽維生的密不可分到因為高聳的河堤而阻絕再到因為社區營造和運動興起所以重逢的故事。文章一開始用日治時期興盛的休閒活動-----納涼會起頭,用近景遠景的轉換、生動的形容,告訴讀者當時淡水河休閒活動的興盛。除了歷史外,這篇文章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交通。在同樣的時代下,作者用運用跟當代人一樣的交通方式,讓我們在了解沿途風光的同時,也了解時代背景和交通模式。從水路到陸路、從火車到公車甚至是計程車。作者也很多的引用其他當代的文學作品,更深刻的探討當時代的實際狀況。文章的後段,跳開前面說歷史地理和當地的生活。用一句傳統歇後語------淡水河又沒加蓋,道出除了提供休憩生活和生計,甚至是一個可以安放心碎的場所,道出當時不論是對被戀情拋棄或苦於身世命運的人們來說,投入淡水河,成為了擺脫是姦情纏擾的手段,寫出了淡水河能載舟也能覆舟的另一面。

2. 現地旅行時,作品如何帶給你不一樣的視野
沿著淡水河,比起像以前一樣的走馬看花一路打屁聊天,這次的旅行讓我能看到旅途中更深一層的意義,看著現在的景象,在腦海裡也會浮現以前人們在這生活的景象。這次是一共兩天的旅程,一開始我搭捷運紅線,因為是下午出發的關係到台北已經是晚上,從關渡站開始淡水河的風景已經映入眼簾,就像文章裡提到的連雅堂從台北登陸搭火車進入台北城,類似的交通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他說的一時看遍稻城花,然而現在卻是一間間搞聳的樓房擋住了視線。至於休閒活動,則是我體悟最深的部分,相比於以前的納涼會,有很多相似、也有很多相異之處。文章裡說{有人搖頭晃腦吟誦詩詞,有人瀏覽連福的寫真、最新款式的蓄音機,大喇叭撥出的旋律在夜風中搖曳,有時甚至是現場演奏,而人們就手持小攤兜售的冷飲……跟著樂隊一同搖晃陶醉。}現在的淡水河畔同樣有音樂,不同的是音樂的來源從蓄音機變成了一間間攤販為了吸引顧客撥放的流行音樂,現場演奏的樂隊也變成了散落不同地方的街頭藝人。小攤兜售的飲料倒是沒變,大家還是一樣人手一杯。

至於文章裡提到的「人與河從相望到阻絕而又到重逢的故事,也許就從一段斑駁矮牆說起。」對我來說,雖然河邊的單車運動依舊盛行,但撇開河邊的單車道,河邊公路的快車和台北的快節奏早已讓快節奏的人們沒有時間欣賞這成載台北幾百年歷史的河流、河畔地價最貴的河景第一排也早就在淡水河和來來往往的市民之間豎起了一道牆。即便你有興致要停下腳步,後面時速破百的車也不會允許我們這麼做的。

3. 相關資料的預先準備如何幫助你認識當地

出發前,在讀完文本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google地圖,釐清文章裡提到的複雜地理關係。了解地理位置後更好規劃路線。

4. 為何選此文本,跟你自己的關係為何

上大學後我最好的朋友讀的是淡江大學,時不時我也會跑來台北找他,坐著40分鐘的捷運,無聊時就是看著窗邊高樓之間露出的淡水河,看著這樣若隱若現的淡水河,早就想一窺旁邊的淡水河的秘密,這次的作業就成了很棒的機會。

借道書店:我的臺中記憶

執筆:歷史二 黃郁晴
文本:路寒袖〈借道書店 我的臺中記憶〉
出處:《城市書寫》(2014.12,初版一刷),頁102-107

路寒袖是台灣十分著名的詩人,亦是台中頗具代表性的作家。這本《城市書寫》,精選33位作家,描寫了它們對於台中的印象與回憶,而以往路寒袖多見詩作,此刻見到他的散文頗讓我好奇,同時他以「書店」作為回憶的觸角,對於喜歡逛書店的我也是一大吸引力。讀完文章,也能發現作者在台中之足跡也多是我的活動區域,然而讀著文章,卻頗覺今昔之差異,這也是我選擇這篇作品的原因。

本篇文章以時間脈絡為軸線性敘述,開頭先簡述作者兒時對台中朦朧的印象,再以三個小標題分別記述其初至台中、高中生活、以及日後重新回到台中工作之今昔對比,以與人之間的故事和與地點空間的記述,串聯起於台中之記憶印象。

作者出身大甲,其在一開頭即點出台中是一個「繁富多彩的城市」,然而這只是一個存於口耳相傳之虛幻想像,直到他考上一中,方得有進一步的連結,也在下文娓娓道出具體的美麗姿態。第一段「熟悉之旅鬧烏龍」敘述初次到台中的經驗,經驗本身不僅趣味十足,也引發觀者的好奇心。描述完故事後則記述最初的起點──當時的住處以及門口的豐仁冰,對旅人來說的知名景點轉身一變成為作者念念不忘的回憶,「門口是名聞遐邇的豐仁冰,碎冰為底,加入1球特製的冰淇淋,1匙大紅豆,淋上酸梅汁、糖水,就是1杯我吃了幾十年的文學奶嘴。」奶嘴的比喻十分精確,不僅是口中所含食之物,也意涵豐仁冰伴隨作者在台中的時光,哺育其養分而能成今日之文學家。

第二節「悠遊文學難自拔」則以人和地點為基準,作者在台中的生活也鋪展在我們眼前,開頭先分享成為「老鳥」之後換了幾處居所,生活圈擴充至一中商圈外。作者的快樂並非來自空間本身,而是身處空間下與人的交往,與好友同住、與米店老闆娘聊天、社團朋友們一起聚會,以及巷口外喜愛西洋音樂的好友,作者由內而外的從房間、一樓米店、露臺、巷口外,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想像出一個高中生的美好時光,就這樣隨著空間的安排一一出現。高中時期,中區的各家書局又是一項美好的經驗,同時也在這點題。這裡不再是線性的敘事,而以作者相熟、重視的程度介紹,除了地理位置也輔以記憶,當時文化氛圍濃厚的車站前──中央書局、學海書局、水牛書城,儘管未能延續,但今日讀來卻是十分可貴的歷史。

第三節「最是回味老書店」則從過往回到現今,重新觀看昔日的美好經驗,卻是人去樓空,前文所述的繁華似乎都成了一場夢。跟隨發展重心的轉變,作者生活從前述的一中商圈,到五權路以南火車站一帶,此時進一步擴展至文心路上,工作和居所也都轉移至此,前述蕭條的寂寥並非永久的黑暗,作者在結尾處言:「畢竟時間永不停滯,都市的改變無時或歇,所以後來,我索性定居文心路,由此起步,重新認識這哺育、引領我踏上文學之路的臺中城。」結尾實是一新的開始,台中記憶毋寧是高中的記憶,至此對作者而言,則是即將邁入於台中的第二階段。

文中提及之地點多是我熟悉之處,而讀完文本再次造訪,其實更有感觸。我從台中一中出發,學生正稀稀散散的步出校園,或許就像當年路寒袖走回對面的家中一樣。豐仁冰仍持續營業,提供的冰品也正如記述所說,這可是持續了數十年的好滋味,吃來頗覺難能可貴。

一中商圈仍舊繁華,然而火車站前的書局就非如此。如第三節所說幾家書局皆已倒閉,水牛書城原址在三民路上,文內提及已變成一條婚紗攝影街,而我騎腳踏車經過,仍有許多店家專賣婚紗,但規模和密度並不如想像中高,有些店面甚至空租著,頗有些淒涼之感。而學海書局的舊址也變成運動用品店,我仔細找了找,都沒看見過往曾作為書局的痕跡。
 
然而頗為可喜的是中央書局的再次營業。鼎鼎大名的台灣文協就在這邊生根發芽,藉這次機會終於造訪,原址重修仍佇立在台灣大道上(原中正路)頗為氣派,內裡簡約的裝修也十分具有氛圍,選書亦以人文社會及台中鄉土為主,除了懷想路寒袖當時讀莎士比亞的場景,更能想像昔日文協與會成員討論文學、政事的畫面。閱讀完這篇作品,其實更令人唏噓時間下的快速轉變。從作者高中生活到再度回來的短短二十年,就已發生諸多轉變,而到了今日造訪又有不同的改變,在時間的洪流下我們是多麼的渺小?